1、瀏覽器的發展歷史
- 1990年,萬維網之父 Tim Berners-Lee 開發出第一個瀏覽器 WorldWideWeb,后改名為 Nexus (避免和 the World Wide Web 重名)。1993年4月30日,公布源碼,1994年停止開發。
- 1991年,4個芬蘭學生開發 Erwise,1992年4月, 第一個圖形界面瀏覽器 Erwise 發布,同年8月公布源碼。
- 1992年4月, Pei-Yuan Wei 發布第一個支持 Viola 腳本、樣式表、表格的瀏覽器 ViolaWWW。Viola Home Page
- 1992年底, Marc Andreessen 領導團隊開發出第一個被廣泛使用的瀏覽器 Mosaic,1993年發布,1997年7月7日停止開發。
- 1993年,Marc Andreessen 畢業后同另外兩人重寫 Mosaic,后命名為Netscape Navigator。
- 1994年,Opera 作為一個研究項目被啟動。
- 1995年8月16日,微軟發布 IE,第一次瀏覽器大戰開始。
- 1996年,Opera 2.10發布。
- 1997年,IE 采用 Trident 渲染引擎。
- 1998年,網景為了挽回瀏覽器大戰的失敗局面,成立 Mozilla 基金會。於1997年開始開發的 Gecko 渲染引擎一同被開源。
- 1998年,蘋果參與 KDE 開源社區發起的渲染引擎KHTML項目。
- 2001年,蘋果因和 KDE 社區的分歧,創建 KHTML 分支— Webkit。
- 2002年,Mozilla 以 Phoenix 為項目名創建 Firefox。
- 2003年1月7日,蘋果發布 Safari。
- 2004年11月9日,Firefox 發布,第二次瀏覽器大戰開始。
- 2005年,蘋果開源 Webkit。
- 2008年,谷歌創建以 Webkit 為內核的 Chromium。
- 2010年,蘋果宣布 Webkit2。
- 2013年1月28日,使用新渲染引擎 Presto 的 Opera 發布。
- 2013年4月,谷歌因和蘋果出現了內核發展分歧,創建 Webkit 分支— Blink。
- 2013年5月28日,Opera 內核替換成 Blink。
- 2015年,微軟放棄 IE,發布 Microsoft Edge。
- 2017年, Mozilla 宣布了為 Firefox 全新的打造的 Quantum 版本,號稱新時代的最快瀏覽器。
- 2017 年 10 月,微軟上線了基於 Chromium 的 Android 版 Edge。
- 2018 年 12 月,微軟放棄 EdgeHTML 引擎開發, 桌面版 Edge 直接采用Chro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