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環境
ping命令介紹
ping命令主要用來做IPv4、IPv6主機或網關是否可達、是否丟包、網絡延遲的測試命令,windows、linux、mac均具有此命令,各個平台使用類似,本教程以centos為基礎。
以下為官方定義翻譯:
ping 使用 ICMP 協議的強制 ECHO_REQUEST 數據報從主機或網關引出 ICMP ECHO_RESPONSE。 ECHO_REQUEST 數據報(``pings'')有一個 IP 和 ICMP 標頭,后跟一個struct timeval 然后是任意數量的“pad”字節用於填充數據包。
ping 適用於 IPv4 和 IPv6。可以通過指定 -4 或 -6 來強制僅顯式使用其中之一。
ping 還可以發送 IPv6 節點信息查詢 (RFC4620)。可能不允許中間躍點,因為不推薦使用 IPv6 源路由 (RFC5095)。
以下為官方定義原文:
ping uses the ICMP protocol's mandatory ECHO_REQUEST datagram to elicit an ICMP ECHO_RESPONSE from a host or gateway. ECHO_REQUEST datagrams (``pings'') have an IP and ICMP header, followed by a
struct timeval and then an arbitrary number of ``pad'' bytes used to fill out the packet.
ping works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Using only one of them explicitly can be enforced by specifying -4 or -6.
ping can also send IPv6 Node Information Queries (RFC4620). Intermediate hops may not be allowed, because IPv6 source routing was deprecated (RFC5095).
ping常用命令參數
ping [參數] 主機或網關、域名
-4 ping ipv4 地址,默認IPv4
-6 ping ipv6 地址
-c 發送ping包的數量
ping 主機IP或網關
ping 192.168.100.100
網絡可達狀態
網絡不可達狀態
注意:
linux 下ping默認一直ping,不會自動結束,請按ctrl+c
快捷鍵結束。windows 下默認發送4個數據包停止自動發送。
ping 域名
ping www.baidu.com
發送指定數量的數據包
ping -c 4 192.168.100.1
ping ipv6 地址
使用-6參數
ping -6 ::1
使用ping6命令
ping6 ::1
注意:
::1
代表本機的IPv6回環地址,127.0.0.1
代表IPv4的回環地址
ping命令返回值詳解
返回值說明:
ttl:可以通過默認判斷當前ip的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默認 TTL
LINUX 64
WIN2K/NT 128
WINDOWS 系列 32
UNIX 系列 255
time:響應時間,代表網絡的延遲時間,單位為毫秒,值越小越好;只要不丟包,網絡就是通暢;如果時間大於200ms網絡延遲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