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攻擊簡介


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簡稱,即拒絕服務。

造成DoS攻擊行為被稱為DoS攻擊,目的是使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

最常見的DoS攻擊有計算機網絡寬帶攻擊和連通性攻擊。

DoS攻擊是指故意的攻擊網絡協議實現的缺陷或直接通過野蠻手段殘忍地耗盡被攻擊對象的資源.

目的是讓目標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或資源訪問,使目標系統服務系統停止響應甚至崩潰.

而在此攻擊中並不包括侵入目標服務器或目標網絡設備。

這些服務資源包括網絡帶寬,文件系統空間容量,開放的進程或者允許的連接。

這種攻擊會導致資源的匱乏,無論計算機的處理速度多快、內存容量多大、網絡帶寬的速度多快都無法避免這種攻擊帶來的后果。
最常見的DoS攻擊有對計算機網絡的帶寬攻擊和連通性攻擊。

帶寬攻擊: 指以極大的通信量沖擊網絡,使得所有可用網絡資源都被消耗殆盡,最后導致合法的用戶請求無法通過。

連通性攻擊: 指用大量的連接請求沖擊計算機,使得所有可用的操作系統資源都被消耗殆盡,最終計算機無法再處理合法用戶的請求。

概念理解

傳統上,攻擊者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網絡帶寬,由於較小的網絡規模和較慢的網絡速度的限制,攻擊者無法發出過多的請求。

雖然類似“the ping of death”的攻擊類型只需要較少量的包就可以摧毀一個沒有打過補丁的UNIX系統,
但大多數的DoS攻擊還是需要相當大的帶寬的,而以個人為單位的黑客們很難使用高帶寬的資源。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DoS攻擊者開發了分布式的攻擊。

攻擊者簡單利用工具集合許多的網絡帶寬來同時對同一個目標發動大量的攻擊請求,這就是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擊。

無論是DoS攻擊還是DDoS攻擊,簡單的看,都只是一種破壞網絡服務的黑客方式,雖然具體的實現方式千變萬化,
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根本目的是使受害主機或網絡無法及時接收並處理外界請求,或無法及時回應外界請求。

其具體表現方式有以下幾種:

  • 制造大流量無用數據,造成通往被攻擊主機的網絡擁塞,使被攻擊主機無法正常和外界通信。
  • 利用被攻擊主機提供服務或傳輸協議上處理重復連接的缺陷,反復高頻的發出攻擊性的重復服務請求,使被攻擊主機無法及時處理其它正常的請求。
  • 利用被攻擊主機所提供服務程序或傳輸協議的本身實現缺陷,反復發送畸形的攻擊數據引發系統錯誤的分配大量系統資源,使主機處於掛起狀態甚至死機。

筆記來源於: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24879/article/details/102582024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