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安裝ubuntu雙系統


記錄自己在windows10系統下安裝ubuntu雙系統的過程,以及期間參考的一些教程

1、ventoy

Ventoy是一款國人開發的新一代多ISO啟動引導程序,這款工具最大的優點就是無需格式化優盤,用戶只需要將所需的ISO鏡像文件拷貝至優盤中即可在Ventoy界面中選擇自己想要的ISO鏡像文件。

Ventoy五大優勢

  • 廣泛兼容:支持包括Windows 10、Windows 8.1、Windows 7、WinPE系統以及Ubuntu等多種Linux發行版。
  • 無需格盤:該工具可以直接安裝到U盤上且不需要將其他鏡像刻錄U盤,用戶需要做的僅僅是將ISO復制到U盤中。
  • 啟動兼容:無差別支持Legacy BIOS 和UEFI模式,無論你的電腦主板使用什么模式Ventoy都可以自動檢測識別。
  • 大型文件:該工具也支持將超過4GB的鏡像文件復制到U盤,這點很重要因為Windows 10 鏡像文件已超過4GB。
  • 其他優勢:可並存多個操作系統鏡像無需每次使用重新格盤刻錄、啟動過程中支持寫保護、版本升級不丟失數據。

Ventoy安裝

下載地址:https://www.ventoy.net/cn/download.html

准備工作
1、一個大於200M的U盤
2、Ventoy本體
3、要塞的鏡像
4、Grub主題(可選,但原本的太丑,建議整一個)

使用流程
1、備份U盤
2、打開Ventoy2Disk.exe,選擇好設備,安裝即可,如果Ventoy發布了新版本,點擊升級即可,不會影響U盤內的ISO文件
3、接下來就可以把ISO文件拷貝到U盤了,Ventoy在啟動時會遍歷所有目錄、子目錄,找出所有的ISO文件。
4、然后重啟電腦,調出BIOS,選擇U盤啟動就可以開始安裝系統啦。

2、ubuntu安裝

小知識 Legacy和UEFI

Legacy和UEFI指的是系統引導方式(Legacy為傳統BIOS,UEFI為新式BIOS),MBR和GPT指的是磁盤分區表類型。

一般情況下都是Legacy+MBRUEFI+GPT這兩種組合。

win+r 輸入msinfo32即可查看是傳統Legacy還是uefi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1.傳統Legacy BOIS啟動方式
傳統Legacy BOIS啟動方式
2.UFEI啟動方式
UFEI啟動方式

正文

步驟一:在 WIN10系統下創建空白磁盤分區

  1. 打開磁盤管理,選擇某個磁盤的最后一部分空間,將其分出來(我分了240G),作為安裝Ubuntu的位置。
  2. 在SSD(也就是windows的C盤)分200M的空間(我分了1G)來安裝啟動項(因為啟動項“必須”在電腦的第一個磁盤,這里的“必須”我打了引號,其實也可以裝在其他磁盤,就是你裝好進系統要從boot里面選擇ubuntu啟動,就很麻煩),SSD分的200M的空間待會放EFI
    Ps:如果是UEFI+GPT分區表模式,那么給ubuntu分區的時候不用設置/boot分區,設置efi系統分區;如果是legacy+MBR分區表那么就要設置/boot分區。

步驟二:U 盤安裝系統

  1. 重啟系統,在開機進bios(f2或f12,不同機型不同,建議百度),在boot manager里關secure boot,(有些secure boot在另外的位置,自己找找)然后第一啟動選擇 USB,回車確認

  2. 之后就進入 unbuntu 的安裝界面,順着走就ok了。

  3. 安裝類型一步要注意!!!!
    這一步很關鍵,一定要選擇其他選項,切記,因為我們要手動分區,然后進入如下界面。這里說明一點,有人試過選擇第一個選項,系統會自動找到你的空白分區進行安裝,並且成功過,我不否認這樣的裝法,但是這樣裝完之后,磁盤基本上都會分給根目錄,拿windows打比方,相當於你只有C盤,之后你的任何文件都只能存放在這個盤(不是說沒有別的盤,而是別的盤空間太小。。。),試想你的文件存放在了系統盤,這會多么危險,所以既然你看到了這篇教程,強烈建議按照我的步驟來進行手動分區。

  4. 在這里,我們談談關於 Linux的分區:
    a.首先 Linux 分區和 windows分區是不一樣的, Linux 是以文件形式作為分區

    b.所以分區就像划分磁盤大小一樣,在這假如你划分的空盤分區為 80G,則我們可以將其分為 :
    1) efi:這個就是實現你雙系統的原因了,這個就是用啟動 ubuntu的目錄,里面會有系統的引導,這個文件其實只有幾十兆,但是我們建議將其划分為 200M文件格式為efi,這個分區必不可少,否則后果你懂得!
    (這也就是MBR和UEFI的區別!!!!不用/boot,看不懂請忽略這句話)
    2) swap:這個是 Linux 也就是 ubuntu 的交換區目錄,這個一般的大小為內存的 2倍左右,主要是用來在電腦內存不足的情況下,系統會調用這片區域,來運行程序,我們可以將其分為 8G, 文件格式選擇交換空間。
    3) /:這是 linux 也就是 ubuntu 的根目錄就一個反斜杠表示,相當於windows的C盤,我們將其分為 20G,文件格式為ext4(根據你的磁盤空間調整,可以大一點,畢竟ubuntu裝軟件都是默認裝在根目錄的)
    4) /home:這是 ubuntu的其他盤,相當於windows的其他盤,所以為了讓我們自己的目錄大一點,剩下的全分給它,文件格式為ext4。

    c.好了,這部分分區講述完畢,你完全可以按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分區,不會有任何問題,起碼我一直都是這么做的(強烈建議)。當然,你可以划分的更詳細,具體划分可以百度。

  5. 我是這么划分的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6. 下來的這一步很重要,切記(關系到 ubuntu的開機啟動)在這個界面下方,選擇安裝啟動下拉菜單,我們剛剛不是創建了200M的efi的文件嗎,選擇efi對應的編號(這里一定要注意,windows的啟動項也是efi文件,大小大概是500M,而我們創建的ubuntu的efi大小是200M,一定要選對!)

  7. 安裝后的優化工作。
    1)更換軟件源Ubuntu 官方源服務器在歐洲,國內訪問很慢。所以這里有必要將軟件源更換為國內的源,國內源很多,選一個即可。
    使用命令:lsb_release -a 查看自己ubuntu系統的版本,去鏡像站找對應的軟件源。
    清華大學鏡像站 https://mirror.tuna.tsinghua.edu.cn/help/ubuntu/

    Description: Ubuntu 20.04.1 LTS
    Release: 20.04
    Codename: focal
    比如說我的版本號是20.04LTS 代號是focal,我就要下載20.04LTS的軟件源。

    2)Ubuntu 的源存放在在 /etc/apt/ 目錄下的 sources.list 文件中,修改前我們先備份,在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cakup
    3)然后執行下面的命令打開 sources.list 文件,清空里面的內容,把上面阿里雲與清華大學的 Ubuntu 源復制進去,保存后退出。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4)接着在終端上執行以下命令更新軟件列表,檢測出可以更新的軟件:
    sudo apt-get update
    5)最后在終端上執行以下命令進行軟件更新:
    sudo apt-get upgrade

  8. 其他小知識:

    在Ubuntu系統的安裝過程中,您需要選擇系統目錄的掛載點。

    我們知道,安裝Windows時,我們可以選擇把系統安裝在哪一個分區,把系統掛載到分區上。而在buntu/Linux中則相反,我們要把分區掛載到系統中。當我們使用Windows的安裝方式,把系統掛載到分區上,我們就不可能把Windows目錄放在C盤,而把MyDocuments目錄放到其它分區。您或者出於習慣,或者出於數據安全方面的考慮,通常把文檔放到其它分區中。但是Windows下很多軟件保存文件的默認目錄就是MyDocument目錄,這就比較不方便。

    在系統安裝完成后,我們還是可以將MyDocuments目錄轉移到其它分區中,不過有點麻煩,可能許多朋友還不知道怎么去作……而任何一種Linux系統時,當然包括Ubuntu,我們可以在系統安裝時就把分區掛載到目錄下, /home 目錄相當於Windows的MyDocuments ,我們可以把 /dev/hda5 掛載到此目錄下,這樣我們往 /home目錄里存東西的時候,其實保存在第一個擴展分區中。如果再一次安裝系統,只要把這個分區掛載到 /home目錄下,那么進入新系統就像回家一樣,真是太棒了。

    理論上來講,您可以將分區掛載到任何目錄下面,您可以自定義掛載的路徑。但是我們並不推薦您這么作,因為那沒有任何意義。系統安裝程序向您建議的掛載目錄,通常也是我們向您建議的,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目錄通常都是用來作什么的:

    /根目錄,唯一必須掛載的目錄。不要有任何的猶豫,選一個分區,掛載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有2G的容量應該是夠用了。當然了,很多東西都是多多益善的:)
    Swap交換分區,可能不是必須的,不過按照傳統,並且照顧到您的安全感,還是掛載它吧。它的容量只要大於您的物理內存就可以了,如果超過了您物理內存兩倍的容量,那絕對是一種浪費。
    /home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是您的家目錄,通常您自己創建的文件,都保存在這里,您最好給它分配一個分區
    /usr應用程序目錄。大部分的軟件都安裝在這里。如果您計划安裝許多軟件,建議您也給它分配一個分區
    /var如果您要作一些服務器方面的應用,可以考慮給它分配一個較大的分區
    /boot如果您的硬盤不支持LBA模式(我想那不太可能:),您最好掛載它,如果掛載硬盤的第一個分區,應該比較穩妥。一般來說,掛載的分區只要100M大小就足夠了。

3、win10和ubuntu雙系統 win10時間出錯

最近裝了windows10和ubuntu16.04雙系統,仍然出現了喜聞樂見的老問題,裝完后,在windows下時區不對。
Ubuntu 默認硬件時間為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即協調世界時,中國時間為UTC+8;而Windows則認定硬件時間為系統時間。這就造成了當先開啟Ubuntu系統時,系統從網絡得到本地時間例如為8點鍾,然后其修改硬件時間為0點,再次啟用Windows時,Windows讀取硬件時間為本地時間,這就造成了系統顯示時間比實際時間慢8小時的問題

#安裝時間校准服務
$ sudo apt-get install ntpdate
#從time.windows.com獲取本地時間
$ sudo ntpdate time.windows.com
#同步時間到硬件
$ sudo hwclock --localtime --systohc

重新進入windows10,發現時間恢復正常了!

4、開機如何選擇系統?

首先打開grub的配置文件。
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

搜索windows,復制win10引導菜單名稱,例如這里的 "Windows Boot Manager (在 /dev/sdb1)"

接着編輯etc下的grub文件。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把里面的GRUB_DEFAULT設置為我們復制的win10引導菜單名稱。

接着我們更新grub菜單。
sudo update-grub

6、系統目錄

  • /(30G):根目錄,所有的目錄、文件、設備都在/之下,/就是Linux文件系統的組織者,也是最上級的領導者。

  • /bin:二進制(binary)英文縮寫。可執行文件,程序的可執行文件通常在這個目錄下。在環境變量中設定搜索路徑,就可以直接執行,而不需要定位其路徑。

  • /boot(1G):Linux的內核及引導系統程序所需要的文件目錄,比如 vmlinuz initrd.img 文件都位於這個目錄中。在一般情況下,GRUB或LILO系統引導管理器也位於這個目錄。

  • /cdrom:這個目錄在剛剛安裝系統的時候是空的。可以將光驅文件系統掛在這個目錄下。例如:mount /dev/cdrom/cdrom

  • /dev:dev是設備(device)的英文縮寫。這個目錄對所有的用戶都十分重要。因為在這個目錄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統中使用的外部設備。但是這里並不是放的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這一點和常用的windows,dos操作系統不一樣。它實際上是一個訪問這些外部設備的端口。可以非常方便地去訪問這些外部設備,和訪問一個文件,一個目錄沒有任何區別。

  • /etc:etc( 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這個目錄是linux系統中最重要的目錄之一。配置文件,大部分系統程序的配置文件保存於 /etc 目錄,便於集中修改。

  • /home(50G):如果建立一個用戶,用戶名是"xx",那么在/home目錄下就有一個對應的/home/xx路徑,用來存放用戶的主目錄。

  • /lib:library。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動態連接共享庫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會用到這個目錄下的共享庫。相較不同的軟件單獨保存庫文件,能夠節約一些磁盤空間。千萬不要輕易對這個目錄進行什么操作,一旦發生問題,系統就不能工作了。

  • /media:有些linux的發行版使用這個目錄來掛載那些usb接口的移動硬盤(包括U盤)、CD/DVD驅動器等等。

  • /mnt:這個目錄一般是用於存放掛載儲存設備的掛載目錄的,比如有cdrom等目錄。可以參看/etc/fstab的定義。

  • /opt:( Optional application software packages)這里主要存放那些可選的程序。

  • /proc:可以在這個目錄下獲取系統信息。這些信息是在內存中,由系統自己產生的。

  • /root:Linux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家目錄。

  • /sbin: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管理員的系統管理程序 System Binary。大多是涉及系統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戶無權限執行這個目錄下的命令,

  • /srv: 服務啟動后,所需訪問的數據目錄,舉個例子來說,www服務啟動讀取的網頁數據就可以放在/srv/www中

  • /sys :Linux 內核中設計較新的一種虛擬的基於內存的文件系統,它的作用與 proc 有些類似,但除了與 proc
    相同的具有查看和設定內核參數功能之外,還有為 Linux 統一設備 模型作為管理之用。

  • /tmp(10G):臨時文件目錄,用來存放不同程序執行時產生的臨時文件。有時用戶運行程序的時候,會產生臨時文件。/tmp就用來存放臨時文件的。/var/tmp目錄和這個目錄相似。

  • /usr(100G): (Unix Software Resource) 這是linux系統中占用硬盤空間最大的目錄。用戶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在這個目錄下,可以找到那些不適合放在/bin或/etc目錄下的額外的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命令安裝軟件的目錄在哪?
    bin文件路徑: /usr/bin
    庫文件路徑: /usr/lib/
    其它的圖標啊什么的路徑: /usr/share
    配置文件路徑: /etc/

  • /usr/local:這里主要存放那些手動安裝的軟件,即不是通過“新立得”或apt-get安裝的軟件。它和/usr目錄具有相類似的目錄結構。讓軟件包管理器來管理/usr目錄,而把自定義的腳本(scripts)放到/usr/local目錄下面。

  • /usr/share :系統共用的東西存放地,比如 /usr/share/fonts是字體目錄,/usr/share/doc和/usr/share/man幫助文件。

  • /var(10G):這個目錄的內容是經常變動的,看名字就知道,可以理解為vary的縮寫,/var下有/var/log 這是用來存放系統日志的目錄。/var/ www目錄是定義Apache服務器站點存放目錄;/var/lib用來存放一些庫文件,比如MySQL的,以及MySQL數據庫的的存放地。

  • Share:程序運行所需要的其它資源,例如圖標、文本。這部分文件是專有的,不需要共享;而且目錄結構相對復雜,混放在一起比較混亂,所以單獨存放。

參考教程

1、Ubntu完全教程,讓你成為Ubuntu高手!-簡書
https://www.jianshu.com/p/0ae245cfe1cf

2、顛覆你對於U盤啟動的認知!——Ventoy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z411z7Hi?from=search&seid=5973607974081159987

3、windows10安裝ubuntu雙系統教程(絕對史上最詳細)
https://www.cnblogs.com/masbay/p/10745170.html

4、Ubuntu18.04安裝教程
https://blog.csdn.net/baidu_36602427/article/details/86548203

5、安裝好Ubuntu18.04之后要做的事!!大全、詳細教程!
https://blog.csdn.net/haeasringnar/article/details/81809040?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add_param_isCf&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add_param_isCf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