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概述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我們把計算機網絡定義為
- 凡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 並具有獨立功能 的多台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及網絡操作系統等)支持下,以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和數據傳輸 為目的的系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計算機網絡:
-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 多機 系統
-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 互聯 系統
-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 資源共享 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第一階段 (1957 ~ 1968) | 聯機系統 |
---|---|
第二階段 (1968 ~ 1984) | 通信子網 的出現 |
第三階段 (1984 ~ 1986) | 統一的網絡體系結構 |
第四階段 (1986 ~至今) | 網絡廣泛應用與進一步階段 |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
按網絡的覆蓋區域 分為:
-
局域網(LAN) ——— 公司機房
-
城域網(MAN) ——— 北京所有的網絡
-
廣域網(WAN) ——— lnternet
-
-
按網絡拓撲結構 分為
-
總線網
-
環型網
-
星型網
-
-
按網絡的使用范圍 又可分為
-
專用網
-
公用網
-
-
按信息交換方式 分為
-
電路交換網
-
報文交換網
-
分組交換網
-
-
按傳輸信號或傳輸方式 可分為:
-
基帶網
-
寬帶網
-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計算機網絡在物理結構上,可以分為由網絡硬件和網絡軟件組成
網絡和網絡設備
計算機網絡是利用網卡 、網線 、交換機 等網絡設備,把分散在各地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並通過指定的軟件,實現計算
機之間的相互通信 和資源共享
- 傳輸介質 — 雙絞線
-
集線器(HUB) :也叫中央集線器或智能集線器、HUB,是基於星型網絡拓撲結構的接線點
- 基本功能:
- 信息分支:把一個端口接收到的信息向所有其他端口發布出去
- 本身含有對信號進行放大的電子部件,具有信號再生功能
- 智能集線器,提供了集中管理功能,可以比較容易的進行識別、診斷和修補
- 網卡 :充當計算機和網絡線纜之間的物理接口 或連線 ,負責將計算機中的數字信號 轉換成電或光信號
-
交換機(Switch) :也稱為交換式集線器,它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 ,能夠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 功能的設備
分類:
- 可管理型交換機
-
便於網絡監控、流量分析
-
適用於大中型網絡
-
核心交換機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換機

- Console接口:用於配置交換機 而使用
- 不可管理型交換機(傻瓜型)
-
路由器(Router)
-
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是根據網絡層地址 (IP地址)尋找路徑的
-
因特網就是由分布於全世界許許多多不同規模的路由器連接起來的
-
網關
-
使在不同 的體系結構和環境之間的通信成為可能,它把數據重新進行轉換 ,這樣數據可以從一個網絡環境進入另
一個網絡環境 -
分類:
-
協議網關:負責轉換兩種完全不同的協議體系
-
應用網關:在兩種不同格式間翻譯數據的系統
-
安全網關:防止網絡資源被泄密或損害
常見網絡
- 局域網和互聯網
- 企業內部網絡拓撲圖
- 整體網絡拓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