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中可能經常能看到:echo log > /dev/null 2>&1
命令的結果可以通過%>的形式來定義輸出 /dev/null :代表空設備文件 > :代表重定向到哪里,例如:echo "123" > /home/123.txt 1 :表示stdout標准輸出,系統默認值是1,所以">/dev/null"等同於"1>/dev/null" 2 :表示stderr標准錯誤 & :表示等同於的意思,2>&1,表示2的輸出重定向等同於1 1 > /dev/null 2>&1 語句含義: 1 > /dev/null : 首先表示標准輸出重定向到空設備文件,也就是不輸出任何信息到終端,說白了就是不顯示任何信息。 2>&1 :接着,標准錯誤輸出重定向(等同於)標准輸出,因為之前標准輸出已經重定向到了空設備文件,所以標准錯誤輸出也重定向到空設備文件。
實例解析:
cmd >a 2>a 和 cmd >a 2>&1 為什么不同? cmd >a 2>a :stdout和stderr都直接送往文件 a ,a文件會被打開兩遍,由此導致stdout和stderr互相覆蓋。 cmd >a 2>&1 :stdout直接送往文件a ,stderr是繼承了FD1的管道之后,再被送往文件a 。a文件只被打開一遍,就是FD1將其打開。
兩者的不同點在於:
cmd >a 2>a 相當於使用了FD1、FD2兩個互相競爭使用文件 a 的管道; cmd >a 2>&1 只使用了一個管道FD1,但已經包括了stdout和stderr。 從IO效率上來講,cmd >a 2>&1的效率更高。
經常可以在一些腳本,尤其是在crontab調用時發現如下形式的命令調用
/tmp/test.sh > /tmp/test.log 2>&1 前半部分/tmp/test.sh > /tmp/test.log很容易理解,那么后面的2>&1是怎么回事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還是得提到文件重定向。我們知道>和<是文件重定向符。那么1和2是什么?
在shell中,每個進程都和三個系統文件 相關聯:標准輸入stdin,標准輸出stdout、標准錯誤stderr,三個系統文件的文件描述符分別為0,1、2。所以這里2>&1 的意思就是將標准錯誤也輸出到標准輸出當中。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展示2>&1有什么作用:
$ cat test.sh t date test.sh中包含兩個命令,其中t是一個不存在的命令,執行會報錯,默認情況下,錯誤會輸出到stderr。date則能正確執行,並且輸出時間信息,默認輸出到stdout
./test.sh > test1.log ./test.sh: line 1: t: command not found
$ cat test1.log Wed Jul 10 21:12:02 CST 2013
可以看到,date的執行結果被重定向到log文件中了,而t無法執行的錯誤則只打印在屏幕上。
$ ./test.sh > test2.log 2>&1
$ cat test2.log ./test.sh: line 1: t: command not found Tue Oct 9 20:53:44 CST 2007 這次,stderr和stdout的內容都被重定向到log文件中了。
實際上, > 就相當於 1> 也就是重定向標准輸出,不包括標准錯誤。通過2>&1,就將標准錯誤重定向到標准輸出了,那么再使用>重定向就會將標准輸出和標准錯誤信息一同重定向了。如果只想重定向標准錯誤到文件中,則可以使用2> file。
linux shell 中"2>&1"含義腳本是: nohup /mnt/Nand3/H2000G >/dev/null 2>&1 &
對於&1 更准確的說應該是文件描述符 1,而1 一般代表的就是STDOUT_FILENO,實際上這個操作就是一個dup2(2)調用.他標准輸出到all_result ,然后復制標准輸出到文件描述符2(STDERR_FILENO),其后果就是文件描述符1和2指向同一個文件表項,也可以說錯誤的輸出被合並了,其中0 表示鍵盤輸入 1表示屏幕輸出 2表示錯誤輸出,把標准出錯重定向到標准輸出,然后扔到/DEV/NULL下面去。通俗的說,就是把所有標准輸出和標准出錯都扔到垃圾桶里面。 command >out.file 2>&1 & command >out.file是將command的輸出重定向到out.file文件,即輸出內容不打印到屏幕上,而是輸出到out.file文件中。 2>&1 是將標准出錯重定向到標准輸出,這里的標准輸出已經重定向到了out.file文件,即將標准出錯也輸出到out.file文件中。最后一個& , 是讓該命令在后台執行。 試想2>1代表什么,2與>結合代表錯誤重定向,而1則代表錯誤重定向到一個文件1,而不代表標准輸出; 換成2>&1,&與1結合就代表標准輸出了,就變成錯誤重定向到標准輸出.
你可以用 ls 2>1測試一下,不會報沒有2文件的錯誤,但會輸出一個空的文件1; ls xxx 2>1測試,沒有xxx這個文件的錯誤輸出到了1中; ls xxx 2>&1測試,不會生成1這個文件了,不過錯誤跑到標准輸出了; ls xxx >out.txt 2>&1, 實際上可換成 ls xxx 1>out.txt 2>&1;重定向符號>默認是1,錯誤和輸出都傳到out.txt了。
為何2>&1要寫在后面? command > file 2>&1 首先是command > file將標准輸出重定向到file中, 2>&1 是標准錯誤拷貝了標准輸出的行為,也就是同樣被重定向到file中,最終結果就是標准輸出和錯誤都被重定向到file中。 command 2>&1 >file 2>&1 標准錯誤拷貝了標准輸出的行為,但此時標准輸出還是在終端。>file 后輸出才被重定向到file,但標准錯誤仍然保持在終端。
用strace可以看到: 1. command > file 2>&1 這個命令中實現重定向的關鍵系統調用序列是: open(file) == 3 dup2(3,1) dup2(1,2)
2. command 2>&1 >file 這個命令中實現重定向的關鍵系統調用序列是: dup2(1,2) open(file) == 3 dup2(3,1)
可以考慮一下不同的dup2()調用序列會產生怎樣的文件共享結構。請參考APUE 3.10, 3.12
參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