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創建觸發器


觸發器(Triggers):我們可以把zabbix的觸發器理解成一個條件表達式,我們往往通過觸發器定義被監控項的閾值,當觸發器對應的表達式被滿足時,則代表被監控項達到了我們設定的閾值,也就意味着發生了我們不想要遇到的問題,換句話說,當監控項的值處於合理范圍時,觸發器不會被觸發,當監控項的值超出合理范圍(即達到閾值),觸發器則會被觸發,當觸發器被觸發時,往往代表着出現了問題,觸發器未被觸發時,其的狀態為”OK”,當觸發器被觸發時,觸發器的狀態為”Problem”,當被監控項的值達到閾值時,觸發器的狀態從”OK”變為”Problem”,當監控項的值再次回歸到合理范圍時,觸發器的狀態會從”Problem”轉換回”OK”。

事件(Events):當觸發器的狀態發生改變時,則會產生對應的”事件”,當然,由觸發器的狀態改變而產生的事件被稱為”觸發器事件”,zabbix中,事件分為幾種類型,除了”觸發器事件”,還有一些別的事件,此處為了方便描述,暫且不提及他們,我們可以把”事件”大概理解成一個重要的事情。

動作(Actions):當某個事件產生時,需要對應的處理措施,這種處理措施被稱為動作。

繼續用之前檢測文件系統使用率的監控項,首先,打開我們的zabbix控制台。

點擊觸發器->創建觸發器

點擊添加后功能里會有zabbix自帶的一些函數,last()最近的值,計數5表示last(#5) - 第五個最近的值(不是五個最新的值),根據實際需要填好保存。

具體函數解釋可參考官方:https://www.zabbix.com/documentation/3.0/manual/appendix/triggers/functions?s[]=max&s[]=maximum&s[]=value&s[]=period

最終配置如下圖所示:

我們也可以同時配置多個表達式,點擊”表達式構造器”即可定義多個表達式之間的邏輯關系,此處為了演示方便,不會對它們進行詳細解釋。

“多重問題事件生成”表示觸發器如果處於”Problem”狀態,則重復的生成對應的”問題事件”。

我們可以對觸發器進行描述,還能為觸發器添加一個url,當我們收到報警信息時,可以通過url快速的定位到觸發器所對應的監控項,我們可以把對應監控項的”最新數據”對應的圖形鏈接填入url處,我們還可以為觸發器定義”嚴重性”,其實就是這個觸發器所對應的問題優先級,顏色越深,嚴重性越大。

之前我測試過一次,所以直接點更新即可,新創建的則是保存按鈕,可以看到,觸發器已經添加了。

此刻,我們再次查看觸發器對應監控項的”圖形”,應該已經發生了變化。 

點擊儀表盤,則看到頁面也有顯示監控情況。

 

【參考:https://www.zsythink.net/archives/70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