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art 和 run 方法解釋:
1) start:用start方法來啟動線程,真正實現了多線程運行,這時無需等待run方法體代碼執行完畢而直接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通過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這時此線程處於就緒(可運行)狀態,並沒有運行,一旦得到cpu時間片,就開始執行run()方法,這里方法 run()稱為線程體,它包含了要執行的這個線程的內容,Run方法運行結束,此線程隨即終止。 2) run: run()方法只是類的一個普通方法而已,如果直接調用Run方法,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線程這一個線程,其程序執行路徑還是只有一條,還是要順序執行,還是要等待run方法體執行完畢后才可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這樣就沒有達到寫線程的目的。
總結:調用start方法可啟動線程,而run方法只是thread的一個普通方法調用,還是在主線程里執行。這兩個方法應該都比較熟悉,把需要並行處理的代碼放在run()方法中,start()方法啟動線程將自動調用 run()方法,這是由jvm的內存機制規定的。並且run()方法必須是public訪問權限,返回值類型為void。
二、對Java線程的補充說明:
Java 的線程是通過java.lang.Thread類來實現的。VM啟動時會有一個由主方法所定義的線程。可以通過創建Thread的實例來創建新的線程。每個線程都是通過某個特定Thread對象所對應的方法run()來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稱為線程體。通過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
在Java 當中,線程通常都有五種狀態,創建、就緒、運行、阻塞和死亡。 第一是創建狀態。在生成線程對象,並沒有調用該對象的start方法,這是線程處於創建狀態。 第二是就緒狀態。當調用了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之后,該線程就進入了就緒狀態,但是此時線程調度程序還沒有把該線程設置為當前線程,此時處於就緒狀態。在線程運行之后,從等待或者睡眠中回來之后,也會處於就緒狀態。 第三是運行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將處於就緒狀態的線程設置為當前線程,此時線程就進入了運行狀態,開始運行run函數當中的代碼。 第四是阻塞狀態。線程正在運行的時候,被暫停,通常是為了等待某個事件的發生(比如說某項資源就緒)之后再繼續運行。sleep,suspend,wait等方法都可以導致線程阻塞。 第五是死亡狀態。如果一個線程的run方法執行結束或者調用stop方法后,該線程就會死亡。對於已經死亡的線程,無法再使用start方法令其進入就緒。
實現並啟動線程有兩種方法 1、寫一個類繼承自Thread類,重寫run方法。用start方法啟動線程 2、寫一個類實現Runnable接口,實現run方法。用new Thread(Runnable target).start()方法來啟動
多線程原理:相當於玩游戲機,只有一個游戲機(cpu),可是有很多人要玩,於是,start是排隊!等CPU選中你就是輪到你,你就run(),當CPU的運行的時間片執行完,這個線程就繼續排隊,等待下一次的run()。
調用start()后,線程會被放到等待隊列,等待CPU調度,並不一定要馬上開始執行,只是將這個線程置於可動行狀態。然后通過JVM,線程Thread會調用run()方法,執行本線程的線程體。先調用start后調用run,這么麻煩,為了不直接調用run?就是為了實現多線程的優點,沒這個start不行。 1.start()方法來啟動線程,真正實現了多線程運行。這時無需等待run方法體代碼執行完畢,可以直接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通過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 這時此線程是處於就緒狀態, 並沒有運行。 然后通過此Thread類調用方法run()來完成其運行操作的, 這里方法run()稱為線程體,它包含了要執行的這個線程的內容, Run方法運行結束, 此線程終止。然后CPU再調度其它線程。 2.run()方法當作普通方法的方式調用。程序還是要順序執行,要等待run方法體執行完畢后,才可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 程序中只有主線程——這一個線程, 其程序執行路徑還是只有一條, 這樣就沒有達到寫線程的目的。** **
記住:多線程就是分時利用CPU,宏觀上讓所有線程一起執行 ,也叫並發。
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