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協議從入門到底層原理》筆記(三)路由、網絡常見概念、公網私網、NAT


第一章 路由

在不同網段之間轉發數據,需要有路由器的支持
默認情況下,路由器只知道跟它直連的網段,非直連的網段需要通過 靜態路由動態路由 告訴它。

1、靜態路由

  •  管理員手動添加路由信息
  •  適用於小規模網絡

2、動態路由

  • 路由器通過路由選擇協議(比如RIP、OSPF)自動獲取路由信息
  •  適用於大規模網絡

實踐1 - 讓4台主機之間可以互相通信

路由器0的路由表:

路由器1的路由表:

 

實踐2 - 讓4台主機之間可以互相通信

路由表

數據包的傳輸過程(簡)

這里僅僅是簡述一下數據包的傳輸過程,后面詳細學到網絡分層時,會再次詳細講解數據包的傳輸過程。

源IP、目標IP 沒有變過;源MAC、目標MAC 一直在變。

 

  • 首先從A發送ARP廣播,拿到路由器0的MAC地址M0
  • 然后從A的MAC地址MA,發送數據包到目標MAC地址,即路由器0的M0地址。
  • M1的下一跳地址為M2,修改數據包源MAC地址為M1和目標MAC地址M2
  • M3發送ARP廣播,最終數據包從M3發送到MF

第一個包的丟失

如圖,從 192.168.1.10/24 往 192.168.2.10/24 雖然可以 ping 通,但是卻丟失了第一個數據包。

 

原因是:計算機0 往路由器發送了 ARP包,路由器收到后回復了 ARP包,從而計算機0就開始發送 ICMP包,路由器0收到 ICMP包后准備發往計算機1,但是路由器還不知道計算機1的MAC地址,所以要往計算機1發送ARP包,因此就把ICMP包給丟了,所以第一次 ping 會超時。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並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於用戶數據的傳遞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網絡、互聯網、因特網

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是:因特網(Internet)

  • 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都連接在一起
  • 一般使用大寫 I 開頭的 Internet 特指因特網
  • 日常生活中說的:你的電腦上不了網。其實就是指:你的電腦沒有連接到因特網。

2.1 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nternet 服務提供商,比如移動、電信、網通、鐵通等。我們平時拉的寬帶都是通過 ISP 連接到 Internet 的。

 

 平時見到左邊的下載列表,其實是給使用不同 ISP 的用戶對應的選擇。

2.2 網絡分類

按照網絡的范圍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局域網( Local Area Network, LAN )

  • 一般是范圍在幾百米到十幾公里內的計算機所構成的計算機網絡
  • 常用於公司、家庭、學校、醫院、機關、一幢大樓等
  • 局域網中使用最廣泛的網絡技術叫:以太網( Ethernet)
  • 在電腦、手機上經常見到的一個英文 WLAN(Wireless LAN ),意思是無線局域網

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 一般范圍是數十公里到數百公里,可以覆蓋一個城市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

  • 一般范圍是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可以覆蓋一個國家。通常都需要租用 ISP 的線路。

2.3 常見接口(FastEthernet、GigabitEthernet、Serial)

  • FastEthernet —— 快速以太網接口(100M)
  • GigabitEthernet —— 千兆以太網接口(1000M)
  • Serial —— 串行接口

2.4 上網方式

電話線入戶


ADSL電話撥號上網(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

  •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提供上、下行不對稱的傳輸帶寬

貓( Modem)調制解調器,進行數字信號模擬信號的轉換

光纖入戶

光貓( Optical Modem),光調制解調器,進行數字信號光信號的轉換

網線入戶

家用無限路由器的邏輯結構

2.5 公網IP、私網IP

IP地址也分為:公網IP、私網IP

公網IP(Public)

  •     Internet 上的路由器中只有到達公網的路由表,沒有到達私網的路由表
  •     公網IP 由因特網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tner, Inter NIC )統一分配和管理
  •     ISP 需要向 Inter NIC 申請 公網IP

私網IP(Private)

主要用於局域網。下面是保留的私網網段

  •     A類:10.0.0.0/8,1個A類網絡
  •     B類:172.16.0.0/16 ~ 172.31.0.0/16,16個B類網絡
  •     C類:192.168.0.0/24 ~ 192.168.255.0/24,256個C類網絡

2.6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網絡地址轉換協議

通過使用少量的全球IP地址(公網IP地址)代表較多的私有IP地址的方式,將有助於減緩可用的IP地址空間的枯竭。

私網IP 訪問 Internet 需要進行 NAT 轉換為 公網IP,這一步可以由路由器完成。

NAT 的特點

  •   節約公網IP資源
  •   隱藏內部真實IP

NAT 的分類

靜態轉換

  • 手動配置NAT映射表
  • 一對一轉換

動態轉換

  • 定義外部地址池,動態隨機轉換
  • 一對一轉換

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 多對一轉換,最大程度節約公網IP資源
  • 采用端口多路復用方式,通過端口號標識不同的數據流
  •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NAT實現方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