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今就存活於此
懷着那一天終會到來的信念
存活於此
NOI 之后許多事情都是新的。我進入了新的班級,學校換了新的操場;梅西離開巴薩,C 羅回到曼聯。
一點一點的改變累積在一起,也許在某一天,“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真的會發生吧。
第一輪
09.18
FJ 因為疫情,部分采取線上認證。
於是我考前一天晚上就在研究線上認證的操作。還好,最后可以去學校考。
然后順便找了兩三個經典復雜度分析題做了做就跑了。
09.19
考試。感覺比去年的第一輪簡單不少,就剩那個 HelloWorld 來不及算了。
98.5,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第二輪
10.23
停課了卻沒有好好打過哪怕一場模擬賽,居然絲毫不慌。早上試機遲到,下午考試遲到,要被教練爆 D。
在潤德樓上下亂竄才發現大家早就進考場了。
14:30 開題,14:40 注意到 T1 的正確題意。然后瞎猜了個拿 set 硬貪心的做法,瞎證了一下,就開始磨洋工,好久才寫完。
可見我正式比賽還是太慢熱了。為什么打 CF 就能這么快進入狀態,正式比賽就是不行呢?
然后開 T2。看一眼覺得這題的模型很丑陋,寫出來覺得這題的做法很丑陋。反正不喜歡這個題。
這時候大概 15:50,這才算是簽到成功了。
然后 T3T4 一起開。其實比較想按順序做題,但是 T4 怎么想怎么順,發現可以轉最短路,並且跑完最短路是個區間 DP。
所以花了兩個小時寫了 T4。過完編譯一測,直接過了所有樣例,奇跡!
這時候大概是 18:00。我覺得就算這時候會了 T3 也寫不完吧,於是寫了 40 分暴力。
就結束了。
大概寫了 100 + 100 + 40 + 100,並且覺得沒什么可以掛的地方(迫真)。
但是 T3 好像多測不清空,\(n\) 單調不降我才能過/kk
摸魚。
自初二參加 NOIP2018 的提高組以來,我將第四年,也許會是最后一年參加省賽。
隨機了幾篇游記來看。NOIP 就在那里,然而不同的人,摸到的是不同的東西。
有人是匆匆過客,有人遺憾離場,有人走上更高的舞台。
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摸到的也是不同的東西。
初二想拿省一,只要穩住一天一百五就行。考完認真總結准備半期考。
初三時停課了一個月,總得考個高分吧,然后掛了,自閉一個星期。
高一是前途未卜,也剛從糟糕的狀態走出來,考場上瀕臨崩潰,最后也不至於太差。
高二,等價於給了自己特定的壓力,在特定的機房,以特定的速度拿四道題來做。學校 LED 屏的字上方時鍾慢悠悠的走,穿着各式校服走路的考生各聊各的,考場里鍵盤聲和監考老師的通知聲響個不停,上廁所時如四年前一般昏暗的天光,只是風景罷。
看了一下自測榜,高一的學弟已經開始虐場了。突然意識到附中下一屆 OI 組的氣氛是多么的有活力。
自愧不如。
100 + 100 + 28 + 100 =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