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
說起古代,就要說一下盤古,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女媧看見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很苦很累。於是女媧采天籟之音(大自然的音響),使人們愉悅,快樂。從此華夏大地有了音樂”。
相關概念
八音
我們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質創設的樂器分類方法,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
“八音”分別是: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五音
宮、商、角、徵、羽
諸宮調
北宋時期的民間藝人孔三傳創立,是一種以說唱為主,說唱相間,體制宏大,曲調豐富,適於表演情節復雜的長篇故事的說唱音樂形式
代表人物
伯牙
伯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琴師,擅彈七弦琴,技藝高超,被人尊為“琴仙”。
古時有“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取材於民間傳說,講述的是伯牙和砍柴樵夫鍾子期互為知音的故事。
伯牙的名曲有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等。
師曠
師曠是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音樂家,自幻雙目失明,故自稱盲臣。他尤精於音樂,擅彈琴,辨音能力極強。
代表作品:《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合稱為《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是春秋時期晉國的著名古琴曲。在戰國時代成為楚國的高雅樂曲,也指高深典雅、不夠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與“下里巴人”形成鮮明對照
李延年
西漢音樂家。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他因擅長韻律,頗得武帝喜愛。
李延年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即《佳人曲》,而使妹妹入宮獲寵。
嵇康
“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魏末琴家、音樂理論家。
精通韻律,創做了“嵇氏四弄”,即《長清》《短清》《長側》、《短側》,與東漢的“
蔡氏五弄”,即蔡邕的《游春》《綠水》《幽思》《坐愁》《秋思》,合稱“九弄”,並成為隋煬帝
科舉了士的條件之一。他還著有音樂美學著作《聲無哀樂論》,譜寫了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廣陵散》
李隆基
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
李隆基酷愛音樂,尤擅演秦羯鼓和橫笛,對唐代的音樂制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與提高;他還設立梨園,擴充教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人。
代表作品有《霓裳羽衣曲》
李龜年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樂師、樂聖,擅長唱歌。因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
“安史之亂”后,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曾和李彭年、李鶴年史北創作《渭川曲》。
姜夔
宋代 著名詞人、音樂家。
他的詞調歌曲以清雅著稱,注重韻律,追求藝術形式美,在內容上陶醉於自然電話我或抒發個人熟悉別恨。
朱載堉
明代樂律學家,有“律”之稱,畢生潛心研究律學,著有《樂律全書》《嘉量算經》《律呂正論》《瑟譜》等20部著作。
朱載堉創造的十二平均律,科學地解決了三分損益法造成的“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是近代科學和音樂理論的先驅,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