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防火牆


一、什么是防火牆
防火牆:防范一些網絡攻擊。有軟件防火牆、硬件防火牆之分。

防火牆選擇讓正常請求通過,從而保證網絡安全性。

 

二、firewalld防火牆的概念
2.1、區域
CentOS6x中防火牆叫做iptables;CentOS7.x 中默認使用的防火牆是firewalld
firewalld增加了區域的概念,所謂區域是指,firewalld 預先准備了幾套防火牆策略的集合,類似於 策略
的模板,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區域。
常見區域及相應策略規則

 

 

2.2、運行模式和永久模式
運行模式:此模式下,配置的防火牆策略立即生效,但是不寫入配置文件
永久模式:此模式下,配置的防火牆策略寫入配置文件,但是需要reload重新加載才能生效。
firewalld默認采用運行模式
 
三、firewalld防火牆的命令
3.1、查看,開啟和停止firewalld服務
命令:systemctl
作用:管理服務
語法:
#systemctl     [選項]     firewalld 
選項:
    status:檢查指定服務的運行狀況 
    start:啟動指定服務 
    stop:停止指定服務 
    restart:重啟指定服務 
    reload:重新加載指定服務的配置文件(並非所有服務都支持reload,通常使用restart)

  使用systemctl來管理firewalld的服務,具體命令前面已經講過,只是服務名換成了firewalld,

這里不再贅述

 
3.2、查看默認使用的區域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3.3、查看所有可用區域 
#firewall-cmd --get-zones

 

3.4、列出當前使用區域配置

#firewall-cmd --list-all

 

3.5、列出所有區域的配置 
#firewall-cmd --list-all-zones

 

3.6、添加允許通過的服務或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024/tcp 
含義:在public區域,添加允許tcp協議的1024端口通過的規則
 
3.7、去掉允許通過的服務或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1024/tcp 
含義:在public區域,去掉允許tcp協議的1024端口通過的規則

 

3.8、永久模式參數permanent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024/tcp --permanent
含義:在public區域,使用permanent參數,永久添加允許1024端口通過的規則
 
3.9、重新加載配置reload 
#firewall-cmd --reloa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