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數據鏈路層
一. 單選題(共25題,100分)
- 一個以太網幀的數據長度為20字節,其填充域長度為( )
- A. 64字節
- B. 46字節
- C. 26字節
- D. 0字節
答案:C
- 哪種通信中,采用零比特填充實現透明傳輸。
- A. 同步通信
- B. 異步通信
- C. 串行通信
- D. 並行通信
答案:A
-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分為( )兩個子層功能
- A. IP子層和MAC子層
- B. MAC子層和TCP子層
- C. MAC子層和LLC子層
- D. LLC子層和ICMP子層
答案:C
- 共享式Ethernet在通信過程中產生沖突的原因是
- A. 基帶信號獨占介質
- B. 引入MAC子層
- C. 基帶信號共享介質
- D. 規則的拓撲結構
答案:C
- 當PPP使用異步傳輸時,使用()填充方法來實現透明傳輸。
- A. 零比特
- B. 數字
- C. 字節
- D. 字符
答案:C
- 在以太網中,當數據傳輸率提高時,幀發送的時間會相應地縮短,這樣可能會影響到沖突的檢測,為了能有效的檢測沖突,可以使用的解決方案有( )
- A. 減少電纜介質的長度或增加最短幀長
- B. 減少電纜介質的長度或減少最短幀長
- C. 增加電纜介質的長度或減少最短幀長
- D. 增加電纜介質的長度或增加最短幀長
答案:A
- 要發送的數據是1101011011,采用CRC校驗,生成多項式是10011,則最終發送的數據為
- A. 11010110111110
- B. 11010110111010
- C. 11010110110110
- D. 11101101011011
答案:A
- 網卡實現的主要功能在()
- A. 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
- B. 物理層和網絡層
- C. 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
- D. 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答案:D
- 在CSMA/CD協議的定義中,“爭議期”指的是( )
- A. 信號從線路一端傳輸到另一端的時間
- B. 信號在最遠兩個端點之間往返傳輸的時間
- C. 從發送開始到收到應答的時間
- D. 從發送完畢到收到應答的時間
答案:B
- 根據CSMA/CD協議的工作原理,需要提高最短幀長的是( )
- A. 網絡傳輸率不變,沖突域的最大距離變短
- B. 沖突域的最大距離不變,網絡傳輸率提高
- C. 上層協議使用TCP的概率增加
- D. 在沖突域不變的情況下減少線路中的中繼器數量
答案:B
- 以下對PPP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具有差錯控制能力
- B. 支持動態分配IP地址
- C. 支持身份驗證
- D. 僅支持IP協議
答案:D
- 按照OSI模型定義,下列不屬於數據鏈路層功能的是( )
- A. 幀定界功能
- B. 電路管理功能
- C. 差錯控制功能
- D. 透明傳輸功能
答案:B
- 為了避免傳輸過程中幀的丟失,數據鏈路層采用的方法是( )
- A. 計時器超時重發
- B. 幀編號機制
- C. 循環冗余校驗碼
- D. 漢明碼
答案:A
- 若信息碼字為11100011,生成多項式 G(X)=X5+X4+X+1,則計算出的 CRC 校驗碼為( )位。
- A. 6
- B. 4
- C. 5
- D. 7
答案:C
- PPP協議是哪一層的協議。
- A. 數據鏈路層
- B. 物理層
- C. 高層
- D. 網絡層
答案:A
- 采用 CRC 進行差錯校驗,生成多項式為 G(X)=X4 +X+1,則除數P為()。
- A. 10101
- B. 11011
- C. 11001
- D. 10011
答案:D
- 以太網幀長度范圍是( )字節。
- A. 64~1518
- B. 46~1500
- C. 46~1518
- D. 64~1500
答案:A
- 下列哪項陳述描述了MAC地址的特征?
- A. 它們只在私有網絡內可路由
- B. 它們必須全球唯一
- C. 它們作為第3層PDU的一部分添加
- D. 它們有一個32位二進制值
答案:B
- 在OSI參考模型中,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是( )
- A. 報文
- B. 分組
- C. 幀
- D. 比特序列
答案:C
- 關於在串行鏈路上封裝數據鏈路層協議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可以封裝在異步串行鏈路端口上
- B. 幀中繼(frame relay)可以封裝在同步串行鏈路端口上
- C. PPP協議可以封裝在異步串行鏈路端口上
- D. PPP協議可以封裝在同步串行鏈路端口上
答案:A
- 當PPP使用同步傳輸時,使用()填充方法來實現透明傳輸。。
- A. 字節
- B. 字符
- C. 數字
- D. 零比特
答案:D
- 下列關於CSMA/CD協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 邊發送數據幀,邊檢測是否發生沖突
- B. 需要根據網絡跨距和數據傳輸率限定最小幀長
- C. 適用於無線網絡,以實現無線鏈路共享
- D. 當信號傳播延遲趨近於0時,信道利用率趨近於100%
答案:C
- 下面關於循環冗余校驗(CRC)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進行差錯控制
- B. CRC編碼簡單,但誤碼率高
- C. 以傳輸的可靠性為目的
- D. 此項技術主要用在數字傳輸技術領域
答案:B
- ( )通信中,采用零比特填充實現透明傳輸
- A. 異步通信
- B. 串行通信
- C. 同步通信
- D. 並行通信
答案:C
- OSI七層模型中,負責封裝以太網幀數據的是哪一層( )。
- A. 數據鏈路層
- B. 傳輸層
- C. 物理層
- D. 網絡層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