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本概念


模擬通信系統基本結構:信源→調制器→信道→解調器→信宿

數字通信相對模擬通信優勢:抗干擾性,保密性

數字通信系統基本結構:信源→信源編碼→信道編碼→調制器→信道→解調器→信道解碼→信源解碼→信宿

信源編碼的作用:原始信號→數字信號,減少冗余,降低數字信號的碼元速率以壓縮頻帶

信道編碼的作用:提高傳輸可靠性,降低干擾衰減導致的錯誤發生概率,糾錯

調制的作用:將信號頻率范圍移動到信道允許的范圍內

信息量:消息概率的負對數

信道:傳輸媒介及經過的通信設備

有線信道:特性固定

無線信號衰減:空間擴散,阻塞,多徑傳輸

數字復接:將多路基群匯接成一條高速的數據鏈路

基帶信號:頻譜從直流低頻段開始,帶寬有限

基帶傳輸:數字信號不經過調制直接在信道中傳輸,適用於距離較近的有線傳輸等

碼型編碼:應對低頻受限的信道

碼間干擾:實際信號的帶寬有限,在時域上必然無限延伸

無失真傳輸條件

理想無失真傳輸:僅在碼元抽樣時刻上有最大值,對其它碼元抽樣時刻無影響

奈奎斯特准則:2B

時域均衡:接收端插入橫向濾波器,減小采樣時刻的碼間干擾

香農第二定理:傳輸速率為任意小於信道容量值的糾錯碼一定存在

正交頻分復用:混疊頻帶的多載波通信,節省近 50% 的帶寬

載波同步:信號的相干解調

位同步:保持抽樣判決脈沖的相頻和發送碼元的相頻一致

幀同步:區分各幀的起止時刻

網同步:確保各節點的定時信號同步

接收過程:帶通濾波(去噪),載波同步解調,低通濾波,抽樣判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