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么再發布2016年就已經對外露臉甚至商用的歐拉操作系統。


https://www.openeuler.org/zh/  歐拉華為官網的鏈接。

前一段時間,華為高調發布了操作系統歐拉,各個渠道的媒體大肆宣傳,甚至很多媒體用了並不符合事實的字眼,比如”日前,華為在全聯接大會上發布了全新操作系統 “openEuler 歐拉”。“,甚至不少媒體有意或者真的以訛傳訛並解讀成------又一個打破國外技術依賴的國之重器,卻極少有提及,這個操作系統2016年就已經有了2.0版本,並不新,而且,歐拉是基於CentOS操作系統,並不是全部原創,科學技術都是盡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發展,沒必要利用民族情緒給國人打雞血。

CentOS是眾多Linux操作系統的發行版之一。而Linux操作系統嚴格來說應該叫Linux內核,源頭恰恰是國外,只不過也屬於開源的代碼。不同廠家以此內核為基礎,集合了很多開源軟件和自研軟件,並命名,比如命名為紅旗OS,CentOS,Ubuntu等等。IT業界的人都熟知, Linux操作系統發行版品種眾多,有面向服務器應用(B端,比如紅旗)和桌面應用的(C端,比如Deepin深度),很多國產的Linux發行版存在了十年都不止。

所以說,如果硬貼華為獨創性的,打破國外技術依賴的,國產自力更生的標簽,未免可笑。

事實上歐拉操作系統華為已經發行了很久了,下面是官網下載歐拉的發行時間選項,最早可以選2020/03 。

 

如果在互聯網上搜索OpenEuler或者EulerOS(最早歐拉操作系統的名字),僅僅在開發人員的社群博客園就能看到很多更早的關於OpenEuler的文章。

 

 2016年華為就已經對外發布了EulerOS 2.0版本,並且可能在華為服務器上有商業部署。

 

歐拉系統既然在2016年就已經露臉甚至商用了,只不過沒開個像樣的發布會而已,那么問題來了,華為本可以繼續低調的為什么再發布2016年就已經對外露臉甚至商用的歐拉操作系統?

我的看法,很純粹,商業目的,但應該不是單一的商業目的,而且這么高調,應該屬於戰略性的,對歐拉項目在華為內部的再定位(歐拉項目部門資源也更充沛了)。

比如,華為的服務器上有很多華為自研的軟件,但客戶采購服務器時對預裝的操作系統是有要求的(很多時候就是企業人員技術主管的主觀偏好),如果封鎖華為,CPU可以不用Inter用龍芯,操作系統可以不用Windows Server、不用RedHat,華為內部山頭林立,歐拉部門是沒辦法說服其他部門從現在就開始讓客戶減少對其他操作系統的依賴的,現在可以定步調了。

再者,CentOS系統恰好2021年底就停止維護了,華為企業客戶中已經部署了CentOS系統的客戶如何過渡?國內其他部署了CentOS的客戶如何過渡?高調的歐拉恰好是CentOS內核,恰好解決了國內企業部署了海量CentOS服務器的客戶的痛點。

其他咱局外人猜不到,但無論如何不是雞血。

順便提一句,國內其他Linux發行版廠商應該很不爽,這個以前都不正眼瞧它一眼的EulerOS,一個發布會就變成高富帥了。

本文由大碼士教育原創發布,轉發請攜帶此行,否則禁止轉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