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很久沒上來寫博客了,趁着疫情在家,尋思將這些年的一些小經驗記錄下來。
工具介紹
Postman是用於API開發的協作平台;Postman工具有chrome擴展和獨立客戶端,我個人推薦安裝獨立客戶端。
今天主要簡單介紹下Postman的環境變量跟全局變量設置。
這幾天在使用postman調試api時,因為是同一個項目,域名、token都是一樣的,所以在想能不能統一設置一個環境變量,這樣token過期更換時就不用我每個接口都去修改一遍。網上查閱資料后發現postman可以設置環境變量。
一、環境變量
1、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
2、在彈出的manage environments中點擊添加按鈕
3、輸入名稱,根據需求添加鍵值對,例如我這邊就配置了一個域名跟token
4、環境變量要以 “{{變量名}}” 的方式來引用,在右上角可以選擇對應的環境變量;更多環境變量的用法和試用場景,根據業務的需要靈活運用
二、全局變量
全局變量(Globals)的用法與環境變量類似,只是對於 Postman 來說,Globals 僅有一組,而環境變量可以有多組。
1、打開管理窗口,並找到globals按鈕
2、設置全局變量
3、查看設置情況,點擊右上角的眼睛按鈕,可以查看全局變量跟環境變量的設置情況
三、請求頭配置
Request Headers(請求頭)用來說明服務器要使用的附加信息,比較重要的信息有:Cookie,Referer,User-Agent等。在postman中可以在請求下方的Headers欄目來設置。
因為接口畢竟多,懶得每次都去添加請求頭,這時候我們可以設置請求頭,下一次直接選用就可以了。點擊右側的Presets,在點擊Manage Presets
點擊add按鈕
設置請求頭鍵值對
然后后面在使用時,就可以在presets里面選擇需要的請求頭了。
動態設置環境變量
除了上面通過手動寫死環境變量的方式外,還可以通過接口來動態配置環境變量。
例如接口請求結果如下:
在tests中動態設置token,jmeter中可以通過結果進行斷言判斷,在postman中也可以進行類似的操作。
然后運行接口,在環境變量中就會自動寫入。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mt122」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mt122/article/details/10453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