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二章 物理層
2.1、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用於物理層的協議也常稱為物理層規程。物理層規程就是物理層協議。
物理層的特性:
- 機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
- 電氣特性 指明在接口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 過程特性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2.2、數據通信基本知識
2.2.1、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一個數據通信系統可划分為三大部分:
- 源系統(或發送端,發送方)
- 傳輸系統(或傳輸網絡)
- 目的系統(或接收端,接收方)
2.2.2、有關信道的概念
信道的概念:信道是往一個方向傳輸信息的媒體,一條通信電路包含一個發送信道和一個接受信道。
- 單工通信信道:只能一個方向通信,沒有反方向反饋的信道;
- 半雙工通信信道:雙方都可以發送和接受信息,但不能同時發送也不能同時接收;
- 全雙工通信信道:雙方都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
2.2.3、信道的極限容量
1.信道能夠通過的頻率范圍
- 奈氏准則
- 香農定理
2.信噪比
2.3、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傳輸媒體也被稱為傳輸介質或傳輸媒介,它就是數據傳輸系統中在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物理通路。
2.3.1、導引型傳輸媒體
- 雙絞線
- 同軸電纜
- 光纜
2.4、信道復用技術
- 頻分復用
- 時分復用
- 統計時分復用
- 波分復用
- 碼分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