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載安裝包
手動下載:進入官網選擇下載版本https://download.redis.io/releases/
命令下載:
cd /usr/local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2.6.tar.gz
2、解壓安裝
如果手動下載,需要上傳redis-6.2.6.tar.gz至/usr/local目錄下
cd /usr/local
# 解壓
tar -zxvf redis-6.2.6.tar.gz
# 編譯
cd redis-6.2.6
make
# 安裝命令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關鍵字 PREFIX= 這個關鍵字的作用是編譯的時候用於指定程序存放的路徑。比如我們現在就是指定了redis必須存放在/usr/local/redis目錄。
假設不添加該關鍵字Linux會將可執行文件存放在/usr/local/bin目錄,庫文件會存放在/usr/local/lib目錄。配置文件會存放在/usr/local/etc目錄。
其他的資源文件會存放在usr/local/share目錄。這里指定號目錄也方便后續的卸載,后續直接rm -rf /usr/local/redis 即可刪除redis。
3、修改配置
vi redis.conf
# 如果需要在后台運行,把該項改為yes,不然我每次啟動都得在redis-server命令后面加符號&
daemonize yes
# 監聽端口,默認是6379(使用默認即可)
port 6379
# 設置數據庫個數,默認使用的數據庫為0(使用默認即可)
databases 0
# 配置遠程訪問:將protected-mode yes 改為 no,同時注釋bind
protected-mode no
# 1、關閉protected-mode模式,此時外部網絡可以直接訪問
# 2、開啟protected-mode保護模式,需配置bind ip或者設置訪問密碼
# 綁定ip,設置后只接受來自該ip的請求
# bind 127.0.0.1 -::1
# 設置密碼為Redis_1234:(根據自己需要)
requirepass Redis_1234
4、啟動redis
cd /usr/local/redis-6.2.6/src
./redis-server ../redis.conf
5、查看redis是否正常運行
1)查看進程
ps -aux|grep redis
2)查看服務端口
netstat -lanp | grep 6379
6、進入redis客戶端
cd /usr/local/redis-6.2.6/src
./redis-cli
關閉redis服務:shutdown
退出客戶端:exit
此時再去查看redis進程,redis服務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