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頻率即觸發信號周期取決於兩個tpd相加最大的那一級。當為了增加中間組合邏輯級數tcd來滿足 > thold時
只要觸發信號周期 > 觸發器1的tpd + 驅動方程的tpd + 觸發器2的tsetup,就能滿足觸發器2的早來。整個同步時序電路的
浮雲表示驅動方程即觸發器之間的組合邏輯電路,這個⭐就是驅動方程的結果,它要早於觸發信號來晚於觸發信號走:
必然會引起tpd增加進一步導致工作頻率降低
只要觸發器1的tcd + 驅動方程的tcd > 觸發器2的thold,就能滿足觸發器2的晚走;
只要觸發信號周期 > 觸發器1tpd + 驅動方程tpd + 觸發器2tpd,就能滿足觸發器2數據信號的早來。所以整個時序電路的最高頻率
第三行改為:只要觸發信號周期 > 觸發器1tpd + 驅動方程tpd + 觸發器2tsetup
即觸發信號周期受限於兩個tpd相加最大的那級。為了滿足tcd > thold會增加觸發器間邏輯器件,必然導致tpd增加進而導致工作頻率降低
觸發器在數字電路中的典型應用:
latency:延遲,完全執行一個任務所需的周期 throughput:吞吐率,單位時間內成功地傳送數據的數量
20秒(並行算完F和G)+等5秒(等H騰空)+25秒(H開算)=50秒
所有觸發器共享時鍾長度必須覆蓋所有組合路徑傳播周期+輸入觸發器的Tpd+輸出觸發器的Tsetup.
每個K級流水線,其觸發器都在輸出上(不在其輸入上)
無論走哪條線路觸發器的數量要一致。
工作頻率最高跟最大的組合+觸發器的建立時間(就是最大的雲朵)要長有關,因為所有的觸發器共用一個c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