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每一位測試必備保健技能


最強“頸椎操”,每天15分鍾,一次就見效!

簡介

羅氏頸部保健操         

羅氏頸部保健操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傷科療法第六代傳承人羅建主任醫師自創的頸部鍛煉法。

羅建,畢業於成都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博士,長期從事推拿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運用針灸、推拿療法及中葯內服外用治療頸性眩暈,多種頸肩腰腿疼痛,以及急慢性骨關節及軟組織損傷等。

羅氏頸部保健操應用按、摩、搓、揉等推拿手法,能起到改善頸椎局部的力學平衡,疏筋通絡,解痙止痛,有效調節整個機體氣血運行的作用。

 

適應人群:長時伏案辦公學習、久坐低頭族、頸椎病康復期患者等。

1.預備式

圖片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自然放松,呼吸深長。健側手叉腰,患側手五指微屈並攏,以虛掌掌面及五指指腹來回橫行摩擦頸項部皮膚,至皮膚發熱為度。

圖片

抬起雙手,以雙手拇指指腹分別置於頸后風池穴,順逆時針反復按揉數遍。

2.前后點頭

圖片

兩手叉腰,挺胸收腹,頭先徐徐后仰,上望天空,后緩慢低頭,下視地面,如點頭狀,前屈與后仰要求達極限位(前屈時以下頜貼於胸骨為最佳),整個動作應舒緩、連貫、動作范圍應逐漸加大,頸椎活動范圍為90°~145°。前后點頭能解除兩側胸鎖乳突肌的痙攣,並能調節頸椎的力學平衡。

3.左右側擺

圖片

接上式,當頭恢復到中立位時,開始分別向左和右緩慢擺動,用耳垂觸肩。擺動時肩盡量下沉,頸部肌肉放松,側擺范圍大約在80°~100°之間,左右各做10次。

側擺時常有頸椎關節彈響聲,這是關節整復所致,勿須緊張。左右側擺可以起到整復關節的作用。

4.左右顧盼

圖片

接上式,頭恢復到中立位,開始向左右緩慢轉動,做往后看的動作,每次均轉到極限位,旋轉范圍大約在100°~180°之間,左右各做10次。

左右顧盼能解除兩側斜方肌的痙攣,動作要求自然緩慢,切忌旋轉過快,切忌快速甩頭。頭暈目眩患者慎用此法,因其可誘發頭暈猝倒。

5.轉肩

圖片

上肢自然下垂,雙肩下沉。雙肩同時用力先向后,再向上,再向前,回至起點作環形轉動10次,稍停,再雙肩同時用力先向前,再向上,再向后,回至起點作環形轉動10次左右。要求動作緩慢,轉動幅度逐漸加大。

轉肩有較好的松弛肩頸肌肉的作用。聳肩能協調頸肩,恢復其力學平衡,對頸肩痛的防治尤有良效。

6.聳肩

圖片

先盡力向上聳雙肩,同時深吸氣,屏氣片刻,深呼氣,呼氣時雙肩借助上肢重力自然落下,為1遍。 

圖片

聳肩3~5遍,最后一次在雙肩向上聳動的同時,頭逐漸后仰,雙眼直視天空,並同時左右旋轉頸椎。

此式能協調頸肩,恢復其力學平衡,防治頸肩痛尤有良效。

7.脖項爭力

兩手十指交叉置於頸項后,雙肘尖對正前方,兩手用力將頸項向前推動;頸項則與手用力方向相反,向后抗爭,二者形成對抗,始終使頭頸處於中立位。

圖片

至面紅筋脹時,緩慢向左和向右各旋轉頸椎5次。脖項爭力對緩解頸肩疼痛具有一定的效果,對頸椎病所致之高血壓和偏頭痛亦有效果。

8. 拍打肩背

圖片

上肢放松,甩左手拍打右側肩背,甩右手拍打左側肩背。一左一右,交相拍打,多從上至下,反復操作5~10遍。此為收式,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徹底放松頸肩及上肢之功。

 

注意事項:

進行羅氏頸部保健操鍛煉時,應遵循中醫辨證施護和因人而異的原則。

1.對於頸椎病患者,尤其是急性期、頸椎失穩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禁頸部鍛煉,頭暈目眩患者慎做,康復期患者應由醫護人員指導分動作進行鍛煉。

2.居家、辦公人群鍛煉時動作宜慢,切忌盲目過度鍛煉。

 

趕緊動起來,遠離頸椎病!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A8nlwAbTA56590aG1HM3Q

 

 

最實用的頸椎病辦公室保健操

 

電腦族、手機族不可避免的出現頸部疼痛不適,輕者頸肩部酸脹、疼痛,重則疼痛難忍、眩暈、兩手麻木,影響學習、工作。如果在辦公室注意做一下頸保健操,可效的緩解頸部疲勞,防止頸椎病的出現。今天兩位推拿博士給大家帶來一套簡單有效的保健操,每坐50分鍾左右起身走一走,做幾勢頸椎保健操,緩解頸部不適很管用哦!


第一步:用兩只手交替搓頸后部肌肉,直至發熱為止,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長期低頭引起的肌肉勞損造成的血供不足。

圖片

 


第二步:用兩手拇指指腹順着枕骨下緣按揉枕骨下方的肌肉,對痛點多揉重揉,能有效的緩解此處肌肉的痙攣,對頭痛、頭暈有緩解作用。

圖片

圖片
關於枕下肌群的重要性可回復E11查看。

 


第三步:頸椎前后作環形運動,常可聽到“喀喀”的小關節響聲,有利於改善小關節的位置關系,緩解小關節勞損。

圖片


第四步:兩肩轉動,可順逆時針各轉動30次左右,該動作可有效緩解肩部肌肉疲勞。

圖片


第五步:脖頸爭力。借用彈力帶,兩手用力向前拉動彈力帶,頭部同時用力向后對抗彈力帶的拉力。

圖片

這個動作也可以用兩手代替彈力帶,雙手向前用力的同時頸部用力向后對抗手的前推力。

圖片

這個動作可增強頸后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力下降帶來的頸椎不穩。

圖片

 


第六步:先聳肩,然后在聳肩的狀態下緩慢的左右轉頭,該動作可以緩解主管頸部旋轉的肌肉緊張或痙攣,有利於這些肌肉的放松。

圖片

 

 


第七步:緩慢的(注意是緩慢哦,不要受動畫節湊的誤導)使頭向兩側肩膀靠近,最好能用耳垂貼住肩部,這樣可以緩解主管頸部側屈的肌肉緊張或痙攣。

圖片

 

 


第八步:左右拍肩,可以更好的緩解肩、背部由於久坐帶來的勞損,使頸部及背部的肌肉大面積放松。

圖片

 


穿黃衣服的示范者是四川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羅建博士。穿格子衣服的示范者為雲南中醫學院推拿臨床教研室主任李應志博士。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zjVSiOnO03iKOQkhUTo0rQ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