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台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 台址:河南商丘(天線坐標:北緯34.457度,東經115.837度)。
(2) 頻率:國家無委批准的68.5KHz,發射帶寬±1 KHz;
(3) 發射機:全固態
(4) 發射天線:傘狀單塔;
(5) 發射功率100千瓦;
(6) 覆蓋半徑:天波3000公里,地波1000公里;
(7) 調制方式:由編碼調制單元提供已調波的脈沖負極性鍵控;
(8) 初定發播時間:9:00—17:00,21:00—5:00;
(9) 授時精度:±0.1ms
BPC編碼格式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以方波秒脈沖的形式形成時間編碼,不減少現有時間編碼的幀信息量,
將幀周期縮短為20秒;每分鍾包含三幀,並將每分鍾划為三個時間段(0-19秒,20-39秒,40-59秒),
使每幀各占一個時間段;以幀標志表示所在的時間段;
每個方波秒脈沖寬度以不同的秒脈沖寬度表示四進制數0,1,2,3
以四進制表示相應的“分”“時”“日”“月”“年”“星期”等時間信息;
以缺少秒脈沖作為幀間隔和幀預告標志,
每幀當中加入兩個校驗碼,將每個校驗碼之前所收到的代碼的值轉換成二進制后的“1”的個數配置成偶數和奇數;
利用一位代碼可能的4個值,將某位代碼賦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含義稱之為代碼復用。
附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中將一分鍾的三個時間段折疊在一起,其包含的三幀所表示的時間信息是相同的。
幀3周期為20秒。方波秒脈沖有0.1S,0.2S,0.3S,0.4S四種脈沖寬度狀態,分別表示四進制的0,1,2,3,采用四進制數表示時間信息增加了每位碼位的信息容量。現有的時間編碼都以二進制表示時間信息,是為了采用微處理器解碼方便。但四進制只是數值的一種表示方式,並不影響微處理器把它作為二進制處理,或者采取簡單的變換就可變成真正的二進制數。
P1為幀標志,P1=0表示幀起於第1秒,P1=1表示幀起始於21秒,P1=2表示幀起始於41秒。幀標志是必需的,它用來確定整分的起始。
例如:當接收完一組包含着“10時38分”的時間編碼時,如果幀標志標明該幀為第二幀,就可以在下一幀的起始時標定為10時38分41秒,再過20秒便是10時39分的起始。
P0設在每分鍾0,20,40秒,以缺少秒脈沖使幀與幀隔開,同時作為幀起始預告。P3是校驗位,與“午前”,“午后”標志復用。0和2表示“P1”,“P2”,“時”,“分”,“星期”各位碼的值轉換成二進制表達式后,其“1”的個為偶數,1和3表示“P1”,“P2”“時”,“分”,“星期”各位碼的什轉換成二進制表達式后,其“1”的個數為奇數,0和1同時表示午前,2和3同時表示午后。
P4是校驗位與“年”的最高位利用,0和2表示“日”“月”“年”的低三位各位碼的值轉換成二進制表達式后,其“1”的個數為偶數,1和3表示“日”“月”“年”的低三位各位碼的值轉換成二進制表達式后,其“1”的個數為奇數,0和1同時表示“年”的最高位的值為0,2和3同時表示“年”的最高位的值為1。
P2為預留位。用於需要要擴充信息。
圖中幀狀態的時間編碼為:0021033021021030101。表示的時間信息為:2004年3月9日,星期二,午前09時15分。該幀起始時間為:15分01秒
中國的 BPC 時間信號編碼規則的特征是:
(1)每一幀信號的周期是 20 秒鍾,所以每分鍾可以發播 3 幀時間調制信號。
(2)脈沖周期是 1 秒鍾,但是,脈沖寬度(即高電平持續時間)有四種,分別對應着四進制數的 0、1、2、3,脈寬400ms 對應 3,脈寬 300ms 對應 2,脈寬 200ms 對應 1,脈寬 100ms 對應 0。每幀時間信號包含 19個脈沖,缺少1個秒脈沖作為分隔,有規律的脈沖組合得以用來表示對應的時間信息。
(3)幀與幀的間隔,以缺少 1 秒脈沖方式表示。
P0:每幀的開始,每分鍾 3 次,間隔 20 秒,因此 P0 則是在第 0 秒、第 20 秒和第 40 的位置。
P1:用做幀定位,P1 有三種狀態,分別為 0、1、2,0 表示該幀從第 1 秒鍾開始,1 表示該幀從第 21 秒鍾開始,2 表示該幀從第 41 秒鍾開始。
P2:保留幀,由於以后擴展,所以接收到的P2永遠為0。
P3:組合使用位,前半位用於表示上午或下午,后半位用於第 0-8 位的偶校驗,其中0,1表示上午,23表示下午。
P4:組合使用位,前半位保留,后半位用於第 10-17 位的偶校驗。
編碼格式如下圖:
可以看到,一幀的第4、5個脈沖表示當前的時,6、7、8脈沖表示當前的分鍾信息,依次類推即可獲得當前的時間信息,接收一幀完成后,根據P1 可以知道這一幀一分鍾內的那一幀,從而可以獲得當前的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