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組:是一種不可變序列,常見之后不能做任何修改。用()創建元祖類型,數據項用逗號分割;數據項可以是任何類型,當只有一個元素時,需加上逗號,不然會當做整形處理;同樣支持切片操作。
2、創建一個元組:tupleA = ("123", 1,2,3,"哈哈",[4,5,6])
3、元組的一些操作(只能查找,不能任何修改):
(1)元組的查詢:for a in tupleA:
print(a,end = "")
(2)切片查詢:print(tupleA[2:6]) # 取第三個和第六個之間的
(3)切片查詢:print(tupleA[::-1]) # 倒敘查詢全部
(4)切片查詢:print(tupleA[::-2]) # 倒着隔3個(包括自己)取一次
(5)切片查詢:print(tupleA[-2:-1:]) # 倒着取-2到-1區間的,最后一個元素下標為-1,左閉右開,-1不取;編譯結果為:(“哈哈”,);一個元素時需加逗號,否則不會認為是元組,會認為字符串。
(6)可以元組中的列表修改:typleA[4][0] = 88 print(tupleA) # 對元組中第4個元素(列表)中的第一個元素改為:88。
(7)轉換為元組類型:typleB = typle(range(10)) # typleB = (0,1,2,3,4,5,6,7,8,9)
(8)計算該元素在元組中的次數:print(tupleB.count(8)) # 數字8在該元素出現了多少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