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和類的概念


 我們人認識世界,其實就是面向對象的(此對象可不是男女談對象的彼對象呀)。比如現在讓大家認識一下“天使”這個新事物,天使大家沒見過吧,怎么樣認識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你們面前擺4個天使,帶翅膀的美女,讓大家看,看完以后,即使我不說,大家下一次是不是就都認識天使了。

1.png

圖4-1 認識天使

  但是,看完10個天使后,我們總要總結一下,什么樣的東東才算天使?天使是無數的,總有沒見過的!所以必須總結抽象,便於認識未知事物!總結的過程就是抽象的過程。小時候,我們學自然數時怎么定義的?像1,2,3,4…這樣的數就叫做自然數。 通過抽象,我們發現天使有這樣一下特征:

  1. 帶翅膀(帶翅膀不一定是天使,還可能是鳥人)

  2. 女孩(天使掉下來臉着地,也是天使!)

  3. 善良

  4. 頭上有光環

  那么通過這4個具體的天使,我們進行抽象,抽象出了天使的特征,我們也可以歸納一個天使類。 通過這個過程,類就是對象的抽象。

  類可以看做是一個模版,或者圖紙,系統根據類的定義來造出對象。我們要造一個汽車,怎么樣造?類就是這個圖紙,規定了汽車的詳細信息,然后根據圖紙將汽車造出來。

  類:我們叫做class。 對象:我們叫做Object,instance(實例)。以后我們說某個類的對象,某個類的實例。是一樣的意思。

總結

  1.對象是具體的事物;類是對對象的抽象;

  2.類可以看成一類對象的模板,對象可以看成該類的一個具體實例。

  3.類是用於描述同一類型的對象的一個抽象概念,類中定義了這一類對象所應具有的共同的屬性、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