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建選擇框
第一步:編輯模板
第二步:配置變量
配置說明:
General:
【Name】變量名,后面模板中如果要按條件篩選,會用到這個變量名。
【Type】類型,目前沒仔細研究,使用默認的Query
【Label】標簽,篩選框的標簽名,提示作用。可以隨便填寫,可讀性高就行。
【Hide】隱藏配置。默認是不隱藏,不隱藏就會在模板左上角顯示對應變量標簽和變量值。也可以選擇隱藏變量標簽Label或者隱藏變量值Variable。
【Description】描述輸入框,
Query Options:
【Data source】數據源,選在該模板的數據源,我這里是Prometheus。
【Refresh】刷新配置,確認啥時候去更新這個變量值。
【Query】從數據源獲取變量的值。因為數據源是Prometheus,就用PSQL查詢即可,如下圖中的up查詢。
【Regex】正則匹配篩選。根據前面【Query】查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多,可以通過正則表達式篩選需要的結果。
【Sort】對查詢出來的變量結果設置排序規則
Selection Options:
【Multi-value】多選開關
【Include All options】
Value group tags:
【Enabled】對查詢的結果值分組標簽配置開關
Preview of values:
對查詢的結果預覽。
最后【Update】保存配置,保存模板【save dashiboard】,返回模板界面,即可看到篩選框。
變量之間也可以互相調用,作為下一個變量的條件篩選入參。
比如新增一個instance變量,需要把前面的job變量作為我查詢的條件,可以如下圖配置:
label_value(up{job=~"$job"},in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