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系統-整體架構


概述

從組織架構到技術架構,當前各大電商系統基本趨於中台化。中台在2015由阿里提出,是一種企業架構而不是單純的技術層面,目前幾乎各大電商都進行着中台化的建設。

中台是對 ”共享“ 理念系統化的歸納和總結。

  • 重復功能建設和維護帶來的重復投資
  • 煙囪式建設造成系統壁壘,數據孤島
  • 業務沉淀促進可持續發展
  • 大中台小前台快速響應市場的需要

上層業務

即大中台,小前台的前台,電商中直面用戶的B2B,B2C等各個業務線。

業務中台

業務中台基於公共服務的沉淀,需要收斂一些基礎的業務服務,如商品、訂單、會員、庫存、財務、結算等等。

  • 商品中心:商品、類目、sku、spu
  • 交易中心:訂單、狀態流轉、條目、支付
  • 營銷中心:促銷、優惠券、活動
  • 會員中心:賬戶、基本信息、收發貨地址、商鋪商家信息
  • 倉儲中心:倉庫、庫存
  • 物流中心:發貨信息、自主物流或外部物流對接

數據中台

數據中台不是一個平台,也不是一個系統。數據倉庫、數據平台和數據中台是有區別的。

簡單的舉例:數據平台可以理解為數據庫,數據倉庫類比為報表,而數據中台更貼近上層業務,帶着業務屬性。

  • 數據抽取:從db,nosql,日志等各個來源提供抽取接口
  • 數據接口:為上層業務提供需要的定制化業務數據接口
  • 數據分析:行業分析與決策、數據驅動運營
  • 人工智能:用戶畫像、商品推薦
  • 可視化:數據大屏、信息展示、活動報表

技術中台

與業務無關的基礎沉淀,中間件,系統框架,監控,日志,集成部署等等。

  • 基礎架構:核心類庫、公共框架、基礎服務、服務治理框架
  • 中間件: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消息、數據存儲(db,nosql)、分布式文件、分布式調度
  • 自動化運維:監控中心、資源管理、配置中心、發布中心、日志平台
  • 自動化測試:任務協同、基礎測試、性能測試、接口測試、持續集成

運維中台

不一定存在,系統運維相關的內容,硬件,機房,包括企業雲平台的建設等可以划分為單獨的運維中台。

面臨挑戰

考量維度

(根據項目情況有所偏重,例如分布式與一致性是一對矛盾)

  • 高性能:提供快速的訪問體驗。
  • 高可用:網站服務7*24正常訪問。
  • 可伸縮:硬件彈性增加/減少能力(快速擴容與釋放)。
  • 擴展性:方便地增加/減少新的功能/模塊(迭代與服務降級)。
  • 安全性:安全訪問和數據加密、安全存儲等策略。
  • 敏捷性:快速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災備等)。

內部瓶頸

  • 木桶效應:水管最細的地方決定流量,水桶最低的地方決定容量(QPS壓測調優為例)
  • CPU: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高頻日志輸出、大量反射、大量線程的應用
  • 內存:使用內存的中間件或服務,如redis,memcache,jvm大量對象堆積內存的應用等
  • 網絡帶寬:大流量高並發環境下,雙11用戶訪問量激增,造成網絡擁堵
  • 磁盤IO:文件上傳下載,數據庫頻繁讀寫,不合理或大批量的日志輸出
  • 數據庫連接數:應對雙11,應用服務器連接池大批擴容,警惕底層數據庫、Redis等連接數瓶頸

外部服務

  • 短信:外部短信延遲與送達率問題,可以搭建短信平台,多家渠道做路由和切換分流
  • 支付:銀行支付與回調延遲,搭建支付中心,對接多支付渠道
  • 快遞對接:快遞服務對接
  • 外部雲存儲:雲存儲文件訪問,流量擴容
  • CDN:外部靜態文件訪問提速服務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