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薦:【雲享人物·大咖面對面】華為雲首席產品官方國偉獨家專訪:當下雲發展有待突破的並不是技術問題;現在為什么是#華為雲# 的最佳時機;以不變應萬變,什么是雲產品規划的三個關鍵出發點;生態對於雲的意義是什么? 戳此處,一起來聽技術大咖聊聊雲的故事。
聽說現在大學生也卷起來了?原本2000字的小論文,居然有人寫了兩萬,還專門設計了封面!你是不是也在為此拼命湊論文字數?你是不是迷茫過,現在做的究竟是努力競爭還是無意義“內卷”?
如果說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那大學生活絕對是人生分水嶺的開始,有的同學一畢業就找到理想工作,有的還在為選擇崗位發愁……大學新生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如何在大學生活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下是華為雲專家梅師姐與同學們之間的對話12問答,從大學生活到職場就業,不同方面的問題給了參考解答,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
就業六問篇
Q1:大學生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划?
華為雲專家:大學生的職業規划主要是解決定位的問題,也就是將來要從事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定位的核心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職業,做好人職匹配。
了解自己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三個方面,也就是我喜歡什么,我能做什么以及在工作中我最看重的是什么,先仔細思考,回答這3個問題,如果自己很難給出答案,可以借助一些測評工具幫助自己梳理。
了解職業可以從行業、企業和職能三個方面,所在的行業情況,企業的類型和文化以及工作本身的要求是什么,這方面可以通過調研來獲得。
定位確定好之后,下一步就是發展,發展主要圍繞在能力提高,識別出崗位需要的能力和自己能力之間的差,進行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計划去提高。
Q2:應屆生在廣泛內卷化的社會背景下如何規避過度競爭,高效擇業就業?
華為雲專家:內卷和競爭的背后是資源的競爭。避免內卷和過度競爭,要看你所處的行業、選擇的企業和從事的職業具體是什么。有些熱門職業和公信度好的企業的工作就是很卷,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可能不是雙一流大學、研究生學歷、海歸經歷第一輪的篩選就會被淘汰。
高效擇業就業的核心就是清晰的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向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不論
社會大環境如何內卷,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堅定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Q3:大三學生如何提前做好就業准備?
華為雲專家:首先,要先有目標,可能不僅是一個,這個時候可以多嘗試;
其次,能力的提升。有心儀的崗位和公司之后,根據崗位的具體要求,對應的去提升自己;可以考慮去考取一些認證,英語和計算機通用類是必備的,還有一些是專業技能類的,既能系統學習知識,又可以作為一個能力的證明,但是要記住重要的不是你有什么認證,而是你真正會什么。
再次,爭取目標崗位的實習機會,一是積累經驗,二是可以提前確認是否是自己想做的工作。如果之前目標確定不僅僅是一個,更鼓勵同學們多多去實際工作中體驗。工作實際從事的時候和想象的還是很不一樣的。除了去企業實習,還有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多參加,比如當地共青團社團的一些公益活動,去參與策划和組織、落地執行的工作,可以幫助你拓寬視野、鍛煉自己,這些經歷也會有助你的成長。要注意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每一個行動背后的動機是什么,做事情分清主次和優先級。
Q4:擇業四連-大城市工資高壓力大,小城市工資差點但輕松,應屆畢業生應該如何抉擇?面臨好幾個機會,選哪一個好?在高薪和對口的工作中,應該選擇哪一個工作?老師, 工作后看到工資更高的公司應該果斷跳槽還是在目前的公司發展?
華為雲專家:這4個都是同類型的問題,如何去做決策,關鍵是看你想要什么,是希望穩定輕松,還是希望成長和拼搏,這是個取舍的過程。提供一個決策平衡單的工具,可以點擊決策平衡單領取。
Q5:對於想走管理道路的畢業生,硬能力和軟能力應該如何平衡?
華為雲專家:不知道這里提到的硬能力和軟能力分別指代什么,從職業規划的角度,能力分為知識、技能和才干三個層級,其中的知識通常為硬能力,比如計算機知識、法律知識、人工智能等,具有專業特點,不可遷移;技能和才干為軟技能,比如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管理能力、親和力等,可以遷移。
畢業生很少有畢業就從事管理崗位,管培生也各個部門基礎工作輪崗,這時候硬能力是基礎,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硬能力過關后,軟能力是選拔不同崗位人才的重要參考。兩種能力在不同的階段側重點不同,開始要以硬能力為主,先服眾,慢慢走上管理相關工作再轉向軟能力。企業提拔人才的時候都會先看你的專業能力是否過硬。
對於畢業生來說,找工作是硬能力是敲門磚,你的專業知識背景,專業相關認證,計算機和英語相關的等級水平考試等。軟能力是加分項,你的社團管理經歷,實習經歷,獲獎情況等所表現出來的溝通、組織、策划能力等。
Q6:計算機相關專業如何規划自己的職業生涯?
華為雲專家: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就業方向非常廣,硬件開發、軟件開發、網絡、設計、測試、運維等,還是先看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工作中看重的是什么,找三者結合點去定位,定位之后就是適應和發展階段,可以先定1-3年的階段,有目標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面試六問篇
Q7:綜合面試到底要考什么?
華為雲專家:一般綜合面試都是技術面試之后,主要是想全面了解你的性格、特點、過往經歷等。形式上一般是面對面的交流,疫情背景下可能會采取線上的視頻形式。內容上有的公司還會有一些性格測評、價值觀測評等。這時候要先了解以下面試公司的企業文化,還有任職要求中的關於技能和才干方面的要求,在面試過程中將和這些方面相匹配的自身特點展示給企業面試官看。
Q8:互聯網行業技術迭代太快了,前沿技術了解得廣泛而不精,是面試的弊端嗎?
華為雲專家:首先,要看你應聘的崗位需要什么技術,崗位職責要求中會有側重點,這是需要重點去積累和儲備的知識。
其次,從公司來看,T型人才還是很受歡迎的,就是既有廣度還有深度,所以了解廣泛可以是你的加分項,不精這個點在准備過程中多去花些時間和精力。
很多時候,企業關注的是你的基本專業知識素養,比如程序員崗位,你要有一些硬件知識、編程語言、數據結構和網絡相關的知識,剩下需要的知識可以在入職后繼續學習。這里面就是關注你的學習能力,你能學會什么。
所以企業要求的某項技術如果你不精通,先是要面試前去盡力准備,此外就是要表現出自己的學習能力。
Q9:非計算機專業出身想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面試時會占劣勢嗎?怎樣能彌補這種劣勢?
華為雲專家:互聯網公司也是有很多不同崗位的。如果是想做開發工作的話,非專業出身會有劣勢,彌補就是先把知識補齊,自學,培訓等,開發要的是動手能力,理論基礎學習后,多去做一些實驗項目。還有可以成為我們的華為雲開發者,參考對應技術的學習路徑,通過在線課程、雲直播、訓練營等活動學習,比如Java編程創造營,Python訓練營,AI全棧成長計划等;在實驗室和沙箱進行動手操作,學會了之后可以考取對應的華為雲的微認證和職業認證,參加相應的大賽,去驗證自己的能力,同時這些經歷也會成為你將來面試的加分項。
Q10:簡歷應該怎么寫才能擺脫平平無奇的描述,又不顯得花哨呢?
華為雲專家:首先,應該不是只有一個版本的簡歷,對於不同的目標崗位,對應的簡歷應該是不同的,因為突出的重點不同。
其次,在簡歷中多展示自己的實踐經歷,包括學校社團活動、社會性的公益活動、實習經歷、勤工儉學等,這些會讓你的簡歷顯得更立體,在寫這些經歷的時候你要想清楚通過這個經歷你想展示自己的哪方面能力(知識、技能和才干),要和應聘崗位相匹配。
Q11:簡歷上獲獎欄怎么填好呀?小獎要不要填
華為雲專家:簡歷是用來展示自己能力的,如果你的獎勵能夠體現你的優點和長處,建議都填上。畢業生的簡歷上,獲獎情況和社會實踐經歷都是用人單位很看重的。
但是注意簡歷要有側重點,突出要表現自己的亮點是什么。最好是和目標崗位匹配,不同崗位不同簡歷,不要千篇一律的都用一份簡歷去海投。比如你應聘的是程序員工作,編程比賽相關的獎勵都可以寫上,不用考慮是否是全國級省級、是否權威機構頒發。比如你應聘的是內容運營、公眾號管理相關,那征文比賽,作文大賽相關獎勵都可以寫上,不論大小。
Q12:職業性格測試和想干的工作不一樣怎么辦?
華為雲專家:測試結果只是參考,盡管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是不能為個人貼上標簽。如果測試結果和自己想法的不一致,南轅北轍,那就再重新審視一下,可以重新測試或者換其他同類測試,最終還是以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為准,而不是測試的結果。
如果同學們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9月16日晚上20:00-21:30直播間與華為雲專家們交流。本次特邀華為最高個人榮譽獎專家通哥、校招拿下21offer優秀學長潘永斌、擁有10+年互聯網研發經驗的華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專家張老師,教你如何做好邁入大廠的前期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