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目標。
知識世界如同浩瀚的海洋,想要獲取全部的知識在人們有限的時間中根本做不到,並且也沒有必要。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幾個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方面,有所積累就好。所以明確自己的目標就如同燈塔一樣,指引你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獲得財務自由,體驗更多的世界;職業目標是成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師。
2.根據目標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根據我的目標,我的時間精力應該主要放在全面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上,怎樣獲得財務自由,去了解世界真實的樣子。
所以我把自己的知識定位在設計,繪畫,英語,編程,經濟學,會計,法律,對大環境趨勢的認識上,與此同時還需要培養自己的底層技能,如閱讀能力,檢索能力,協作能力,說話能力等。
我覺得每個人的知識體系是有廣度和深度的。廣度就是上面提到的知識覆蓋的范圍。深度就是你所掌握的某一范圍的知識的程度。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在設計領域我要學到90分以上,但是在金融方面我覺得學到60分就夠了,這就是 深度的不同 。
當你明確自己想要學什么,而且想學到什么程度,然后你就可以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這就像你自己建好了糧倉,每個糧倉我知道放什么東西,這個放玉米,那個放麥子,另一個放大米。
3.下一步就是采集
你可以主動的去找某一種糧食,然后放在對應的糧倉里(主題閱讀),你也可以偶然碰到某種糧食,然后歸類放好(碎片化閱讀)。現在普遍的情況是我們隨處可以遇到各種東西,有糧食,有雜草,大多數人不會分辨,全盤通吃,什么都往糧倉里放,弄得亂七八糟,以至於信息焦慮。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辨,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好的但對自己沒用的,哪些直接是垃圾,簡化信息,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
4.采集完了就是整理歸納了
就像有了糧食,就開始研究這個糧食可以做成什么食物,創造出更好吃的東西。
5.建立知識的聯系融合
有時候一不小心把兩種糧食放在一起會做出意想不到的美味,逐漸的所有的糧食都去嘗試,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廚藝。
6.輸出
做出美味的食物要記得跟大家一起分享哦!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的,這里就不多說了,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自我介紹:B站資深恰飯Up,雙985通信專業畢業,擅長高速數字電路設計(X86/FPGA/ARM等)。不定期分享硬件電路設計干貨,知識體系,有趣專業實驗。包括但不僅限於學習方法、模電、FPGA、小信號、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Layout、嵌入式、學習方法。已幫助成千上萬電子專業學生和初級工程師入門成長。技術交流群集合了眾多經驗豐富的技術大牛,交流氛圍極佳。我的寶藏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