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了,我裝的。
就在前幾天,微軟簡短的發布了Visual Studio Code for the Web 的公告,而沒過一陣,這則公告就被刪除了,現在點經相關內容已經是404狀態了。雖然公告的內容已經刪除,但是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存檔的版本。
這個勁爆的消息很快就在社區中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根據已經刪除的公告內容,我們了解到Visual Studio Code for the Web 是一個基於 Web 的在線代碼編輯器,無需下載安裝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運行。刪除帖子內容的公告解釋說“每個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VS Code for the Web”。從內容來看這項服務和當前 GitHub的Web的編輯器差不多。我們可以使用它來瀏覽托管在GitHub和本地機器上的源代碼。用戶可以導航到GitHub文件和源代碼存儲庫,對代碼內容提交和修改,同時還可以在編輯器中打開查看倉庫具體內容,進行使用。
其實這並不是Web IDE第一次與大家見面,伴隨着EclipseCon上基於web的Eclipse工作台的演示,以及當如Heroku這種基於web的IDE同時也是RoR應用托管環境的出現,已經預示着基於Web的IDE會逐漸成為主流。甚至早在三年之前Gitee就推出了自己的"Web IDE"。
作為一種在線集成開發環境,Web IDE的使用無需本地安裝開發環境,只需打開瀏覽器就能立即開發,同時支持斷點調試、版本管理、團隊開發等功能。與傳統本地IDE相比,它的優點幾乎是不言而喻的。
1、快捷,以往的開發環境搭建每更換一次電腦,就要重新安裝開發環境,同時寫完代碼后代碼都在本地內容保存,如果沒推到遠程倉庫,在別的電腦上也拿不到你最新的代碼。但是Web IDE無需重新安裝,且在編碼過程中隨時保存,哪怕我們的電腦突然壞掉,我們也可以在別的設備上登陸后拿到我們之前寫好寫的代碼,在任意一台電腦上打開瀏覽器就能立即編碼開發。同時我們可以隨時通過瀏覽器去訪問代碼內容,手機、平板似乎也可以成為我們編程的工具,真正實現了敲代碼自由,不再需要擔心同步問題;
2、高效,Web IDE支持團隊實時在線進行代碼溝通協調,多人開發時需要調整大家的本地環境,而在在線編輯的情況下大家的編程環境相同,只需要進行一次環境配置,提高了軟件的開發效率;
3、協同,代碼通過實時保存在雲端,並進行多重備份,即使本地電腦硬盤壞了,也不會造成代碼丟失。同時當我們需要進行合作,或者將代碼內容給別的小伙伴查看的時候,只需要將存儲地址發給小伙伴,不需要進行環境配置就可以幫助你調試代碼內容,多人協同進行代碼編輯也更加方便。
作為開發者心目中的效率神器,桌面版 VS Code 一直是免費的,並且擁有強大的功能,而基於Web 的 VS Code 的優勢不僅僅包括了以上提到的三點內容,在新公告中微軟表示「VS Code for the Web 可以升級到 GitHub Codespaces 實例」,以適用於需要完整遠程環境、構建、調試、充分使用擴展和訪問終端的情況。
放眼市場,現在國內巨頭們也在推廣和使用Web IDE,阿里雲發布Kaitian IDE,騰訊雲發布Cloud Studio,華為雲發布CloudIDE,IT社區bfwwiki發布BfwStudio等。
這就意味着開發者走向隨時隨地辦公,往前又邁近一步。
不過,我們都知道Visual Studio Code的功能點非常多,而且作為一款生產力工具,我們對它響應速度要求也比較高。即將上線的Web版本IDE是否可以提供讓我們滿意性能呢?我們期待微軟在Web應用上做出突破性創新,大幅提升Web應用的響應速度,打消開發者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