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礎指令(1)
前言
學習Linux系統已有一段時間,今天分享一些linux基礎指令。
基礎指令(1)涉及的指令有ls,pwd,cd,touch,mkdir,rm指令。
正文
1 .ls 指令
ls是 list 的縮寫。
語法格式: ls [選項] [文件]
默認狀態下,ls命令會列出當前目錄的內容。而帶上參數后,我們可以用ls做更多的事情。
-
-a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開頭的隱含文件。
-
-d 將目錄象文件一樣顯示,而不是顯示其下的文件。 如:ls –d 指定目錄
-
-i 輸出文件的 i 節點的索引信息。 如 ls –ai 指定文件
-
-k 以 k 字節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ls –alk 指定文件
-
-l 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
-
-n 用數字的 UID,GID 代替名稱。 (介紹 UID, GID)
-
-F 在每個文件名后附上一個字符以說明該文件的類型,“*”表示可執行的普通文件;“/”表示目錄;“@”表示符號鏈接;“|”表示FIFOs;“=”表示套接字(sockets)。(目錄類型識別)
-
-r 對目錄反向排序。
-
-t 以時間排序。
-
-s 在l文件名后輸出該文件的大小。(大小排序,如何找到目錄下最大的文件)
-
-R 列出所有子目錄下的文件。(遞歸)
-
-1 一行只輸出一個文件。
解釋一下.和..
在上面的演示實例中,我們看到了.和. .。
.表示當前目錄
.. 表示上級目錄。
2. pwd命令——顯示當前路徑
功能: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目錄
3. cd 指令
功能:改變工作目錄。將當前工作目錄改變到指定的目錄下。
- cd .. : 返回上級目錄
- cd /home/litao/linux/ : 絕對路徑
- cd ../day02/ : 相對路徑
- cd ~:進入用戶家目
- cd -:返回最近訪問目錄
4. touch指令
功能:touch命令參數可更改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包括存取時間和更改時間,或者新建一個不存在的文件。
- -a 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只更改存取時間。
- -c 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檔。
- -d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 -f 此參數將忽略不予處理,僅負責解決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問題。
- -m 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改變動時間。
- -r 把指定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統統設成和參考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相同。
- -t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5. mkdir指令
語法:mkdir [選項] dirname
功能:在當前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 “dirname”的目錄
- -p 遞歸創建多級目錄
- -m 建立目錄的同時設置目錄的權限
mkdir –p test/test1 : 遞歸建立多個目錄
6. rmdir指令 && rm 指令
rmdir是一個與mkdir相對應的命令。mkdir是建立目錄,而rmdir是刪除命令。
rm命令可以同時刪除文件或目錄
語法:rm [-f -i-r-v] [dirName/dir]
適用對象:所有使用者
功能:刪除文件或目錄
常用選項:
- -f 即使文件屬性為只讀(即寫保護),亦直接刪除
- -i 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
- -r 刪除目錄及其下所有文件
ps: 刪庫跑路
學到rm指令,我們會下意識是想到刪庫跑路的梗。
rm也是一個危險的命令,使用的時候要特別當心,(比如在/(根目錄)下執行rm * -rf)就會造成系統錯誤。
所以,我們在執行rm之前最好先確認一下在哪個目錄,到底要刪除什么東西,操作時保持高度清醒的頭腦。
結語
Linux的指令數不勝數,初學者要抓住linux的重要常見指令,敲爛鍵盤,記住指令。
下一次繼續分享基礎重要指令(2),咱們一起學指令,下一篇見。
鄙人才疏學淺,如有錯誤,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