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7/MIRO 貸項憑證/事后借記/后續貸記


發票和事后借記

  • 相同點:增加對供應商的應付款(都需要向供應商付款)
  • 不同點:針對同一訂單收貨,發票要先於事后借記(事后借記是對供應商后期發票金額的補充);發票和金額、訂單數量有關系,而事后借記只是訂單金額調整的憑證,僅涉及訂單金額的調整,不影響訂單數量的變更。
 

   貸項憑證和后續貸記

  • 相同點:減少對供應商的應付款(或供應商需要向我公司付款)
  • 不同點:貸項憑證和金額、訂單數量有關系,而后續貸記只是訂單金額調整的憑證,僅涉及訂單金額的調整,並不影響訂單數量的變更。
  • 示例如下:
  • 貸項憑證和數量有關系可以這樣理解:比如收了100,做IR 了 80 個,然后紅字沖銷 30個,這個時候其實還可以收 50個(100->80+30=50),所以說和數量有關系,這個也正好區別於:事后貸記,如果GR 100 ,做IR 80個,這個時候不管你事后貸記多少個,最終還是
  • 可以再發票 20個(100-80=20),這里的數量是發票校驗的數量,而不是真正的庫存更新

  后續貸記(事后借記) 

兩者是針對已經校驗的發票,出於各種原因需要調整發票金額。並且該兩種方式只能調整金額,不能調整數量。

發票過賬或貸記憑證后,在記入成本時,可以創建后續貸記。如:供應商可能在收到發票后降低產品的價格

事后借記的作用相反。如:收貨發票校驗后,收到運費發票時再單獨對運費進行發票校驗。

 

事后借記處理運費發票及追加采購成本

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購入存貨的成本,通常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雜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以及其他可歸屬於采購成本的費用。這里的運雜費包括運費(指一般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扣除可抵扣增值稅后的金額)、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保險費、倉儲費等費用。

具體到SAP系統中,處理交貨成本(delivery cost)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在PO的condition type里面來做,一種是用MIRO的事后借記來實現。下面,一一進行介紹。

比如:有好多種運費,比如火車,汽車,輪船,黃包車,分別定義成condition type,但是發票是不同的供應商開來的,如果要在一張PO里面體現這些供應商,就在po里面的condition雙擊,可以填不同的供應商。注意,condtion type的condition category必須是B(delivery cost)才會有vendor出現,不然MIRO不會知道那是planned delivery cost。

事后借記一般用來處理運雜費。注意:在事后借記的界面中,在訂單行項目中輸入金額和在“細節--未計划的交貨費”中輸入金額有着本質上的區別,“細節-未計划的交貨費”處可以配置為一個單獨的科目,系統可以自動直接記賬到這個科目;而輸在訂單行項里邊系統就要計入此行的物料成本里邊。因此,如果delviery cost不計入inventory cost,直接在MIRO那個details tab頁填就好了。

 

轉自:https://blog.csdn.net/kangliujie/article/details/76177254

 

 

SAP 后續貸記、后續借記、貸方憑證應用詳解 
SAP-MM
模塊中發票校驗MIRO,對於做采購或財務相關的用戶都應該非常熟悉,可能每天都
需要進行這業務操作處理,但是在發票校驗的系統界面中,有三個使用不是很頻繁的功能(如
下圖紅色框)。 

 

 


對於這三業務功能曾聽有些用戶抱怨SAP怎么那么麻煩啊,不就是補償或扣供應商的錢嘛,我們之前用某ERP系統都是財務直接在總賬做一筆賬就完了,當然SAP也可以這么做,但那不是規范的流程,對於SAP為何要設計這樣業務流程來處理這類業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向用戶解析清楚,需要結合SAP系統特點、設計這業務流程的目的來解析說明。 
下面先了解下這功能的業務背景,根據會計准則存貨成本應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購入存貨的成本,通常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雜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以及其他可歸屬於采購成本的費用。 
SAP是高度集成的系統,業務流程也以嚴謹和規范著稱,為規范處理會計准則規定的采購相關記賬要求,它把采購模塊和財務模塊的業務進行集成處理,一為實現自動記賬,二為減少記錯賬幾率,讓即使不是很熟悉會計業務操作人員,也能很好的處理這類記賬業務,當然這種高度集成也不是沒有缺點,它要求前端的業務非常規范,不然出現問題財務賬調整也非常麻煩,沒國內一些ERP軟件靈活。 
回到上面處理采購的交貨成本來說,實際業務中這交貨成本有些是可以計划的,有些根本無法計划的,對可計划交貨成本過賬,SAP通過采購訂單中定價的條件類型來自動記賬,而對
於無法計划的交貨成本它設計了后續借記、后續貸記、貸方憑證的業務流程來規范處理,這樣可以確保把采購訂單相關的追加或減少的成本過賬到正確的會計科目。 
下面針對上面提到發票校驗中的后續借記、后續貸記、貸方憑證三個功能用途,根據我的理解做下基本介紹,這方面實際操作和配置需要結合實際業務,每個公司可能不太一樣,下面通過例子來說明這三功能點的用法,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應用場景及系統操作說明 
 

 1.
后續借記應用場景
后續借記一般應用在已完成了發票校驗入賬,但后來因為一些原因需補償一些錢給供應商,
這種業務場景就可以使用后續借記來進行處理,后續借記只是增加對供應商的應付款,並不
會沖銷采購訂單已開發票的數量。
    舉例說明系統操作流程:
    公司2800向供應商采購100個料號為ROH-S001的商品,采購訂單為:4500017488,已完成
收貨或發票校驗記賬,收貨憑證為5000000224,發票校驗憑證為5105609103,但后來供應
商發現發票的金額少開了100元,經過協商后公司同意補付100元給供應商。
    未做后續借記的采購訂單相關的憑證流如下:
 查看采購訂單歷史(ME23N)。
 

 

 


 
上圖發票收據對應的數量100,下面需要注意下這值是否有變化 
 

 

 

 


下面參考這采購訂單做后續借記給供應商補償100
TCODEMIRO 
 
操作說明: 
1.業務處理選擇后續借記
2.輸入發票日期和過賬日期
3.輸入參考采購訂單
4.輸入補償給供應商的金額 
5.輸入補償給供應商的金額(含稅金額) 
6.輸入數量(默認為訂單的數量),后續借記中這個數量輸入多少不會影響采購中已開票訂單的數量,但
如果使用移動平均價可以影響記賬的方式。 

7.假如這筆錢需要補償給不是采購訂單的供應商,而是其它合作供應商,這在實際業務中經常可能發生的
可以點擊【細節】頁簽,進入如下界面,輸入其它供應商代碼。 

 

 

 


輸入完成以上,點擊保存即可。
  做完后續借記的采購訂單的憑證流如下:
查看采購訂單歷史(ME23N) 
 

 

 


上圖可以看到發票收據對應的數量仍為100和做后續借記前一樣,但多了一筆后續借記憑證。 

 

 

 


  上圖5105609104為后續借記憑證,點擊它查看對應的會計憑證: 
 
備注說明:
 
1.如果這物料使用標准價,那么這筆補償金額全部被記到原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如果這物料使用移動平均價,可能會出現如下的記賬: 
情況1:假如實際庫存只有50個,后續借記中數量輸入<=50個,那么這100補償金額全部進物料庫存科目。 
情況2:假如實際庫存只有50個,后續借記中數量輸入>=50個,那么這100補償金額按{庫存數量:(輸入
數量-庫存數量)}的比例進行分攤物料庫存科目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比如后續借記中數量輸入100產生如下會計憑證)。 
 

 

 


 

2.
后續貸記應用場景
后續貸記一般應用在已完成了發票校驗入賬,但后來因為一些原因需要供應商退回一些錢,
這種業務場景就可以使用后續貸記來進行處理,后續貸記只是減少對供應商的應付款,並不
能沖銷采購訂單已開發票的數量。
 
 
舉例說明系統操作:
 

 
公司2800向供應商采購100個料號為ROH-S001的商品,采購訂單為:4500017489,已完成
收貨或發票校驗入賬,收貨憑證為5000000225,發票校驗憑證為5105609105,但后來使用
中發現這批產品有點瑕疵,不影響正常使用,經過和供應商協商處理結果:不退不換,但供
應商同意退200元作為補償。
 
未做后續貸記的采購訂單相關的憑證流如下:
 
查看采購訂單歷史(ME23N)。
 
 

 

 


上圖發票收據對應的數量100,下面需要注意下這值是否有變化。 
 
下面參考這采購訂單做后續貸記
TCODE:MIRO 

 

待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