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卵》讀后隨筆


8.29晚自習

方讀完《星星之卵》。不常讀類似的小說,因為讀完后感覺好像讀了些什么,但是卻什么也沒讀到。

作者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另類”的人。從他的自話和故事中可以感覺得到。我還是能與他產生些許共鳴的。

人物上,許多角色都有着作者現實經歷的影子。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兩位主角,我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作者自身的感情。我猜。事實上,除了這兩位,其他角色仿佛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和構造出的整個世界一樣。作者喜歡寫“垮着個臉”的角色,喜歡交代事件無頭無尾,雖然留下想象的空間,但是我卻不容易在其中找到真實感。整個故事更像是第一人稱的第三人稱,我能從中獲得的信息都是人物獲得的信息。看到什么,寫下什么,不管從哪來到哪去。誰有什么過往,有什么能力,有多酷炫,我都不感興趣。我只能從虛構的角色眼中看到虛構的世界中虛構的人物。

但若真只是以品鑒的方式去讀這個短小的故事,去鑽研他的寫作手法,那就是避重就輕。正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我才能一起感同身受地同作者去想象。想象出來的情節和事物,也許無關緊要,或者毫無道理,但其實想象本身也是無關緊要且毫無道理的,而我們卻樂意去想。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讓我們變得充實。這本是人類最基本的特征。那些在星空淺灘里原始的奔跑,回歸生命本質的沉睡,藍綠色的寂靜,那些在腦海中無法用文字和語言描述的東西。當然,也有最原始的恐懼,像小孩害怕黑暗,來自未知的生命原始的恐懼。

作者描繪密封的手法造極,即使身處地表也能感受到密不透風的壓抑。我把書中的神明當做自然,世界的本質本身就與書中的神相差無幾。奇怪的是,反而虛構的神更加容易用文字去描述呢。我本能地反感這些東西。就好像低維到高維無法逾越的障礙,如果這障礙像書中描繪的那樣成天在我面前晃盪,我可能就會早早結束我這渺小的生命。然而,沒有。我沒有能看到這障礙的感官,這障礙也沒有對我加以理睬。我腦海中那種原始的記憶和感受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生活中的瑣碎。我不知道這是喜是悲。如果是喜,那么我人生中的作為總該有點意義才是。這又回歸了生命的意義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本身難以解答。

王小歪同學剛問我學習的意義是什么。說實在的,若在學校隨便糊弄了事,照樣可以獲得可觀的薪水,照樣可以滿足去環游世界的夢想。那我們為什么努力呢?他為了心上人,可以讓自己在五點多起床,做百來個俯卧撐,然后從早學到晚。人可以為了單純的目的逼自己到如此地步。有點自負的說,我不懷疑如果我像他那樣努力也可以拿到金牌。可是我做不到。一是我沒有毅力,二是我沒有那樣單純的目標。不知從何時開始,那個為了簡單的得到認可的我消失了。童年那種單純的欲望和天馬行空的想象,都消失了。現在想來,這些可能才是身為人類的最高尚的……福祉吧。

可悲的是,我即使知道這些東西的沒有,也無處探尋。這可能是身為人類最大的痛苦之一罷。

總而言之,讀完此書,我很痛苦。但不是因為人物的命運痛苦,而是為我自己痛苦。更痛苦的是,一旦我寫完這句話,又會用其他生活瑣碎去填埋我的痛苦,我現在想到的一切又會被遺忘。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