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第四章-網絡安全體系與網絡安全模型


網絡安全體系與網絡安全模型

本次主要學習網絡安全的體系與模型的知識。

網絡安全體系

網絡安全體系是網絡安全保障系統的最高層概念抽象,由各種網絡安全單元構成的,共同實現網絡安全目標的一種體系架構,包括法律法規、安全策略、組織管理、技術措施等等多方面因素組成。

網絡安全體系的特征:

  • 整體性,整體、全局出發,相互作用
  • 協同性,個功能模塊協同作用
  • 過程性,覆蓋全生命周期
  • 全面性,對維度、多層次
  • 適應性,動態演變、不斷升級

網絡安全模型

BLP機密性模型:
主要用於防止非授權信息泄露,符合軍事安全策略。
特性:

  • 簡單安全特性,下讀
  • *特性,上寫

BiBa完整性模型:
主要防止非授權修改系統信息,保護系統信息完整性。
特性:

  • 簡單安全特性,上讀
  • *特性,下寫
  • 調用特性,不能調用比主體完整性級別大的另一個主體

信息流模型:
簡稱FM.

信息保障模型:
PDRR,美國國防部
p:protection保護
d:detection檢測
r:Recovery恢復
r:Response響應

P2DR:
P:policy策略
P:protection防護
D:detection檢測
R:Response響應

WPDRRC:
預警
保護
檢測
響應
恢復
反擊

能力成熟度模型
1級:非正式執行,具備隨機、無序、被動的過程
2級:計划跟蹤,具備主動、非體系化的過程
3級:充分定義,具備正式、規范的過程
4級:量化控制,具體可量化的過程
5級:持續優化,具備可持續優化的過程
主要有:SSE-CMM、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軟件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縱深防御模型:
構築多道防線,保護、監測、響應、恢復

分層防護模型:
以OSI7層為參考,針對性進行防護。

等級保護模型:
以等級保護為實例,滿足等級保護要求進行防護。

網絡生存模型:
在網絡信息系統遭到入侵之后能提供必要的服務能力,容錯網絡。

網絡安全策略

涉及范圍
有效期
所有者
責任
參考文件
策略主體內容
復查
違規處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