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程序的編譯及鏈接是怎樣一個過程?

二、編寫第一個簡單的C語言程序

三、C語言是強類型的語言,這是什么意思?
任何程序都要處理數據,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數據有多種類型。在C語言程序中,用來保存數據的變量必須事先定義才能在程序中使用。
定義變量的語法如下:
變量類型名 變量名表;
例如,以下語句定義了x、y、z三個變量名,其值只能取整型值:
int x,y,z;
在C程序中,每一個變量都必須聲明其取值類型。因此,C語言是一種強類型的程序設計語言。
對於程序中使用到的常量、變量的類型要事先進行定義才能使用,這是保證程序可靠性的手段之一。早期的一些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不要求對變量的類型進行定義,因此,一個變量的類型在程序運行期間是不確定的,這將會降低程序的可靠性。
四、如何理解變量與常量?
變量與常量相當於數據的可讀可寫與只讀,常量是數據的一種保護機制。在內存分配給程序的內存塊中有專門的常量(只讀)存儲區。
五、如何正確理解和使用賦值運算符?
賦值運算符“=”連接的是左邊的變量和右邊的表達式,把表達式的值賦值給左邊的變量。賦值運算符的優先級比較低,只在逗號運算符之前。
一個賦值表達式中可以包含多個賦值表達式,賦值表達式的值就等於左邊變量的值,在不加圓括號的情況下,賦值運算符按“從右至左”的結合順序運算。由於賦值運算符的優先級比較低,如果出現在其他表達式中需要優先運算,則要加圓括號。
賦值運算符“=”連接的是左邊的變量和右邊的表達式,當變量和表達式的數據類型不一致時,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
C語言賦予了賦值表達式類型轉換的功能,一旦出現變量和表達式的數據類型不一致的情況,會自動進行類型的轉換,將表達式的值向變量類型的方向進行轉換。當然,也不是所有不匹配的類型都可以轉換,類型轉換有一定的前提,必須是相近的、可以轉換的類型才能進行轉換。

六、為什么表達式1/2的值為0?
在以下的代碼段中,變量x的值為0:
float x;
x=1/2;
變量x雖然被定義為單精度浮點型,但以上代碼執行后,x的取值為0,而不是0.5。這是因為在計算表達式1/2時,由於1和2都是整型常量,計算的結果就只能取整數部分,故為0。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法:
(1)使用1.0表示被除數是一個浮點型數據,即x=1.0/2。
(2)使用強制類型轉換,即(float)1/2。強制類型轉換是使用顯式表達將一種數據類型轉換為另一種數據類型,其格式為:
(類型名)表達式
七、字符型數據與整型數據、浮點型數據為什么可以直接運算?
字符型數據用於表示ASCII字符。由於ASCII字符在內存中是以ASCII編碼的形式存儲的,因此可以將字符型數據看作一個整數與整型數據、浮點型數據直接進行算術運算,而這在其他的計算機語言中是不允許的。
例如以下的代碼段:
int x=32;
char y=’A’;
int z=y+x;
以上代碼執行后,變量z的值為97。
八、如何理解逗號運算符和逗號表達式?
逗號表達式是C語言中特有的一種運算符。在C語言的所有運算符中,逗號運算的優先級最低。逗號運算符使用逗號將多個表達式連接起來,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其中的各個表達式的值,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是最右端即最后計算的表達式的值。
逗號表達式常用於在一條語句中連續完成多個計算或操作。例如,t=x;x=y;y=t;將會被作為三條語句處理,而t=x,x=y,y=t;則將被當作是一條語句處理。
由於逗號運算符是C語言中優先級最低的運算符,當表達式中含有逗號運算符時,應特別注意運算符的優先級順序。例如:
int x=3,y;
y=1,x++
執行后x=4,y=1。而:
int x=3,y;
y=(1,x++);
執行后,y=3,x=4。
九、整型數據的溢出問題
任何一種數據類型的數據在計算機中都有它確定的數值表示范圍,一旦超出這個范圍,就會產生溢出問題。
十、對於浮點型數據執行相等比較為什么有時會出現問題?
在C語言中,只有整型數據和字符型數據是精確表示的。
浮點型數據采用的是指數表示形式,數據的有效位數是有限的,因此浮點型數據是不精確的。對於浮點型數據進行相等比較時,有時兩個相等的數進行比較也有可能出現不相等的情況。
為了解決浮點數相等比較時的誤差問題,可以規定當兩個數相減之后的絕對值小於一個足夠小的數時即認為它們相等。
十一、沒有初始化的變量的初始值是什么?
如果該變量是靜態存儲類型的變量,系統編譯時會自動地賦初值0(對數值型變量)、空字符(對字符變量)、或者空指針(對指針型變量);
而如果變量是動態存儲類型,則在沒有賦初值的情況下,將會有一個不確定的值(垃圾值,單元格使用過后遺留下的歷史值)充當其初值,這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對於一個不確定的指針來說,修改它所指向存儲單元的值可能會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一般都要求程序員為變量賦予合理的初值。
十二、C語言中邏輯值1和0是如何判斷的?
C語言中,一般在進行邏輯運算時,將所有非零值都作為1,也就是邏輯真;而只有本身為0的值才當做0,也就是邏輯假參加判斷。
十三、求解邏輯表達式時“有解即停”(短路求值)是什么意思?
當需要判斷多個條件同時成立或至少有一個成立時,需要使用邏輯運算符&&和||。表達式A && B表示當A與B均為真時,條件為真;表達式A || B表示當A與B至少一個為真時,條件為真。
當求解 A && B時,只要A為假則整個表達式一定為假,此時不需要求解表達式B。而對於表達式 A || B,只要表達式A為真,則整個表達式一定為真,此時不需要求解表達式B。
十四、switch語句是如何執行的?
C語言中的switch語句用於處理多分支的判斷問題。
在switch語句中的多種分支情況中,只要找到了一個與表達式值匹配的case分支,則從此位置開始順序執行,除非遇到break語句或switch語句結束。
當沒有任何一個case與表達式的值相匹配時,則執行default分支中的語句,但這並不意味default分支必須位於switch語句的所有case分支之后,而是可以位於switch語句中的任何位置。同樣,如果在default分支中沒有break語句,則程序仍將順序執行。
在switch語句中,case只是一個語句標號,它並不進行條件判斷。因此,在switch語句執行時,會根據switch后面表達式的值找到匹配的入口標號,然后從這個標號(也就是向對應的case)處開始執行下去,不會再進行條件判斷。
十五、在C程序中使用goto語句是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goto語句是C語言中的一個控制程序跳轉的語句,很多書上都說要慎用,因為無限制的使用goto語句,可能會造成整個程序的混亂,連程序員自己都會無法判斷程序的運行流程。
但是,這並不表示使用goto是一個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程序設計風格的問題,goto本身確實是一個簡潔明了的語句,適當的使用其實並無害處,當然,不能在一個程序中過多的使用它,尤其是出現過多嵌套使用的情況,那樣就真的會出現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情況。
通過跳轉語句,能更好地理解循環語句的實質:

十六、窮舉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傳統的數學解題方法通常有列方程、尋找簡便算-法等,那是因為人腦不能進行大量、高速的運算。
在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可以通過循環程序讓計算機對一個問題的所有的可能情況進行判斷,從而得出那些滿足問題的約束條件的各種可能情況,這些可能的情況就是實際問題的解。
由於計算機的高速度和機器性,能夠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動連續地重復執行相同的處理,因此“窮舉法”在程序設計中具有廣泛應用。
例如“雞兔同籠”的問題就可以通過窮舉法來解決。
十七、數組在定義的同時賦初值,是否可以省略數組的大小?
在定義時給數組賦初值,如果是給全部的數組元素都賦了初值,那么可以省略一維數組的大小,若是二維數組則只能省略其第一維的大小,而第二維的大小必須明確指定。
如果在定王楠義時只是給部分元素賦了初值,那么數組的大小是不能省略的。
例如要定義一個三個元素的一維整型數組,分別賦初值1,2,3,則可如下定義:int a[]={1,2,3};此時省略了數組的大小。
但是如果定義的是一個具有四個元素的數組,也賦了三個初值,則應該定義如下:int a[4]={1,2,3},注意,此時的長度不可省略。
十八、字符數組與字符串是否等價?
不等價。在C語言中,字符串都是作為字符數組來處理的,但是字符串都必須以‘\0’作為結束符號,而普通的字符數組卻沒有這個要求。當采用字符串對字符數組賦值時,其占用的存儲空間也有差異。假設有如下定義形式:
char a[]={‘h’,’e’,’l’,’l’,’o’};
char b[]={“hello”};
雖然字符數組a和b都是包含了hello幾個字符,但是a數組是采用單個字符賦值的方式,而b數組是采用字符串的形式賦值。
那么,a數組只需要有5個字節的大小即可,而b數組則需要6個字節,因為在b數組中,系統會在字符串的末尾自動加上一個結束標志‘\0’。
對上面兩種情況的數組,其輸出形式也有不同。如果要輸出a數組里面的字符,只能采用逐個字符輸出的形式,而對b數組而言,可采用整個字符串一次性輸出的形式,並且輸出的字符不會包含‘\0’。
十九、什么是局部變量、全局變量?
在一個函數中定義的變量,其作用域僅限於定義它的函數中,在其它的函數不能使用,這種變量稱為“局部變量”。
定義在函數之外的變量,其作用域范圍為定義該變量的程序位置直到程序的結束,在其它的函數中,既可以使用該變量的值,對變量值的改變也在該變量的全部作用域范圍內有效,這種變量稱為“全局變量”。
二十、如何理解“靜態存儲類別static”的變量?
在一般情況下,當程序調用一個函數時,將首先執行函數中的變量定義和初始化賦值,然后執行其他的代碼。例如,對於以下的函數factorial用於計算參數x的階乘值:
long factorial(int x)
{
long p=1;
for(;x>=1;x--) p=p*x;
return p;
}
當程序中每次調用函數factorial時,都會定義變量p,並為其賦予初始值1。
而在函數執行結束,通過執行return p;語句將p的值傳遞到系統存儲區后,變量p將被系統釋放。
這種類型的變量也稱為“auto存儲類別”或“動態存儲類別”,即每次調用函數時,都需要重新定義變量,重新為其分配存儲空間,因此其存儲地址是“動態”的。
如果希望在函數退出后,其中的某些變量的值仍然被保留,以備以后的函數調用繼續使用,則應將變量定義為“static存儲類別”,即“靜態存儲類別”。
通常是不想定義全局變量,但又希望函數內部局部變量的值不被釋放,即可以使用靜態存儲變量。
- End -
—————————————
不管你是轉行也好,初學也罷,進階也可,如果你想學編程,進階程序員~
【值得關注】我的 編 程 學 習 交 流 俱 樂 部 !【點擊進入】
C語言入門資料(網盤鏈接免費分享):

C語言推薦書籍(PDF免費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