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復雜系統的產品設計與開發 PDF 簡介與下載


給大家帶來的一篇關於系統架構相關的電子書資源,介紹了關於系統架構、復雜系統方面的內容,本書是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格式為PDF,資源大小311.4 MB,愛德華·克勞利編寫,目前豆瓣、亞馬遜、當當、京東等電子書綜合評分為:7.5分。

該書籍PDF下載地址在文末。

內容介紹

這書最先解讀了什么是系統,什么叫系統架構圖,並從方式和作用2個層面解讀了怎樣分析軟件。

以后剛開始解讀怎樣建立優良的系統架構圖。

在將定義演變為構架的全過程中,系統架構師必須系統對開展溶解,以認清這種部件的構造及其他們中間的互動狀況,因而必須依據一些考量指標值來搭建衡量室內空間,便於應用優化計算方法找到優點很大的構架。

什么是系統構架

系統構架是對已確定的需求的技術實現構架、作好規划,運用成套、完整的工具,在規划的步驟下去完成任務。

具體地說計算機體系結構指的是計算機系統設計的觀念與架構,描述計算機在實做的設計原則。

什么是復雜系統

系統是由一組實體和這些實體之間的關系所構成的集合,其功能要大於這些實體各自的功能之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很多都屬於復雜系統,比如信息、計算、動力學、混沌和進化等等。

例如,蟻群。單只行軍蟻是已知的行為最簡單的生物,如果將100只行軍蟻放在一個平面上,它們會不斷往外繞圈直到體力耗盡死去。

再例如,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由許多不同的細胞組成,分布在身體各處(血液、骨髓、淋巴結等)。這些細胞在沒有中央控制的情況下一起高效地工作。

最近很多小伙伴問我要一些 系統架構 相關的資料,於是我翻箱倒櫃,找到了這本非常經典的電子書——《系統架構:復雜系統的產品設計與開發》。

目錄

  • 系統架構原則
  • 譯者序
  • 推薦序
  • 前言
  • 致謝
  • 作者介紹
  • 第一部分系統思維
  • 第1章 系統架構簡介 2
  • 1.1 復雜系統的架構 2
  • 1.2 良好架構的優勢 2
  • 1.3 學習目標 5
  • 1.4 本書結構 6
  • 1.5 參考資料 7
  • 第2章 系統思維 8
  • 2.1 簡介 8
  • 2.2 系統與涌現 8
  • 2.2.1 系統 8
  • 2.2.2 涌現 10
  • 2.3 任務一:確定系統及其形式與功能 13
  • 2.3.1 形式與功能 13
  • 2.3.2 工具-過程-操作數:這是人類的標准思維模式嗎 16
  • 2.4 任務二:確定系統中的實體及其形式與功能 16
  • 2.4.1 具備形式與功能的實體 17
  • 2.4.2 確定如何將系統初步分解為恰當的實體 18
  • 2.4.3 用整體思維找出系統中的潛在實體 19
  • 2.4.4 集中注意力,找出系統中的重要實體 21
  • 2.4.5 為實體創建抽象或從實體中發現抽象 22
  • 2.4.6 定義系統的邊界,並將其與外圍環境隔開 24
  • 2.5 任務三:確定實體之間的關系 25
  • 2.5.1 關系的形式與功能 25
  • 2.5.2 外部接口 28
  • 2.6 任務四:涌現 28
  • 2.6.1 涌現的重要性 28
  • 2.6.2 系統故障 29
  • 2.6.3 預測涌現物 30
  • 2.6.4 涌現物依賴於實體及其關系 31
  • 2.7 小結 32
  • 2.8 參考資料 33
  • 第3章 思考復雜的系統 34
  • 3.1 簡介 34
  • 3.2 系統中的復雜度 34
  • 3.2.1 復雜度 34
  • 3.2.2 引入Team XT這一范例系統 35
  • 3.3 系統的分解 38
  • 3.3.1 分解 38
  • 3.3.2 體系 39
  • 3.3.3 層級分解 39
  • 3.3.4 簡單的系統、復雜度適中的系統以及復雜的系統 41
  • 3.3.5 原子部件 42
  • 3.4 特殊的邏輯關系 43
  • 3.4.1 類/實例關系 43
  • 3.4.2 特化關系 43
  • 3.4.3 遞歸 44
  • 3.5 對復雜系統進行思索 44
  • 3.5.1 自頂向下及自底向上式的思考 44
  • 3.5.2 交替思考 45
  • 3.6 架構展示工具:SysML與OPM 45
  • 3.6.1 視圖與投射 45
  • 3.6.2 SysML 46
  • 3.6.3 OPM 46
  • 3.7 小結 49
  • 3.8 參考資料 50
  • 第二部分 系統架構的分析
  • 第4章 形式 53
  • 4.1 簡介 53
  • 4.2 架構中的形式 53
  • 4.2.1 形式 53
  • 4.2.2 用解析表示法來表現形式:對象 56
  • 4.2.3 形式的分解 57
  • 4.3 對架構中的形式進行分析 58
  • 4.3.1 定義系統 58
  • 4.3.2 確定形式實體 59
  • 4.3.3 把泵作為復雜度適中的系統來分析 61
  • 4.4 對架構中的形式關系進行分析 63
  • 4.4.1 形式關系 63
  • 4.4.2 空間/拓撲形式關系 65
  • 4.4.3 用圖和圖表來展現形式關系:OPM 67
  • 4.4.4 用表格及類似矩陣的視圖來展現形式關系:DSM 70
  • 4.4.5 連接性的形式關系 71
  • 4.4.6 其他的形式關系 74
  • 4.5 形式環境 75
  • 4.5.1 伴生系統、整個產品系統及系統邊界 75
  • 4.5.2 使用情境 77
  • 4.6 軟件系統中的形式 77
  • 4.6.1 軟件系統:信息形式及其二元性 77
  • 4.6.2 軟件中的形式實體與形式關系 79
  • 4.6.3 軟件系統所在的整個產品系統、軟件系統的邊界及使用情境 81
  • 4.7 小結 82
  • 4.8 參考資料 82
  • 第5章 功能 83
  • 5.1 簡介 83
  • 5.2 架構中的功能 84
  • 5.2.1 功能 84
  • 5.2.2 把功能視為過程加操作數 84
  • 5.2.3 用解析表示法來展現功能 85
  • 5.3 分析對外展現的功能和價值 89
  • 5.3.1 對外界展現的主要功能 89
  • 5.3.2 與價值有關的操作數 90
  • 5.4 對內部功能進行分析 93
  • 5.4.1 內部功能 93
  • 5.4.2 確定內部功能 94
  • 5.5 分析功能交互及功能架構 97
  • 5.5.1 功能交互與功能架構 97
  • 5.5.2 確定功能交互 98
  • 5.5.3 價值通路 100
  • 5.5.4 涌現與細分 101
  • 5.5.5 軟件系統中的功能架構 102
  • 5.6 與價值相關的次要外部功能及內部功能 105
  • 5.7 小結 106
  • 5.8 參考資料 107
  • 第6章 系統架構 108
  • 6.1 簡介 108
  • 6.2 系統架構:形式與功能 109
  • 6.2.1 形式與功能之間的映射 109
  • 6.2.2 確定形式與過程之間的映射 114
  • 6.2.3 形式結構承載並展現功能交互 116
  • 6.2.4 確定形式結構是如何承載功能和性能的 118
  • 6.3 系統架構中的非理想因素、支持層及接口 119
  • 6.3.1 系統架構中的非理想因素 119
  • 6.3.2 系統架構中的支持功能及支持層 120
  • 6.3.3 形式與功能中的系統接口 121
  • 6.4 操作行為 123
  • 6.4.1 操作者 124
  • 6.4.2 行為 124
  • 6.4.3 操作成本 126
  • 6.5 用各種表示法來推究系統架構 127
  • 6.5.1 能夠對系統架構進行簡化的幾種方式 127
  • 6.5.2 用投射法來表示系統的架構 128
  • 6.5.3 把過程投射到對象 129
  • 6.5.4 把過程和操作數投射到形式 130
  • 6.6 小結 133
  • 6.7 參考資料 134
  • 第7章 與特定解決方案無關的功能和概念 135
  • 7.1 簡介 135
  • 7.1.1 正向工程與更加復雜的系統 135
  • 7.1.2 對與特定解決方案無關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介紹 136
  • 7.2 確定與特定解決方案無關的功能 138
  • 7.3 概念 140
  • 7.3.1 作為一種觀念的概念 140
  • 7.3.2 對概念構想有所幫助的框架 142
  • 7.3.3 構想概念時所應依循的步驟 144
  • 7.3.4 為概念命名

以上就是本次介紹的系統架構電子書的全部相關內容,希望我們整理的資源能夠幫助到大家。

    獲取《系統架構:復雜系統的產品設計與開發》PDF下載鏈接

    請關注公眾號👇,發送:135802

以上資源只用於學習交流,禁止用於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博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