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道雲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94466/answer/4870398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API將信息平台與簡道雲相連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94466/answer/4870398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都在說API,API到底是什么?對於很多非IT人士而言,API ≈ 聽不懂。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類似API的場景,比如:
電腦需要調用手機里面的信息,這時候你會拿一根數據線將電腦手機連接起來,電腦和手機上連接數據線的接口就是傳說中的API接口。

但比喻到底是比喻,並非本質。想要真正理解API,還得老老實實去理解API的使用場景。
先來一段按慣例放上、但可跳過不看的百科介紹:
API,英文全稱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翻譯為“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是一些預先定義的函數,目的是提供應用程序與開發人員基於某軟件或硬件得以訪問一組例程的能力,而又無需訪問源碼,或理解內部工作機制的細節。——百度百科
我們不妨把API的誕生過程用一個小故事展示出來:
研發人員A開發了軟件A,研發人員B正在研發軟件B。
有一天,研發人員B想要調用軟件A的部分功能來用,但是他又不想從頭看一遍軟件A的源碼和功能實現過程,怎么辦呢?
研發人員A想了一個好主意:我把軟件A里你需要的功能打包好,寫成一個 函數;你按照 我說的流程,把這個函數放在軟件B里,就能直接用我的功能了!
其中,API就是研發人員A說的那個函數。

這就是API的誕生。
- 舉個實例輔助理解:
【中鐵大橋科研院】有一個自研的信息平台,用於管理業務數據。
但他們曾面臨一個問題——盡管有信息平台,卻因為系統的獨立性,數據的上傳和備份,需要依靠人工在excel里來回操作,效率很低。
由於系統的開發周期長、成本高,橋科院將目光聚焦到現成的功能軟件上。
后來通過API將簡道雲直接插入公司數據庫,數據可自動上傳至信息平台上並統一展示;再通過webhook把數據推送到服務器,實現自動備份。

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簡道雲配備的API接口,可以對接外部系統,讓橋科院不用開發直接實現了數據自動上傳、備份的功能。
這就是API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