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網下載安裝包
redis-6.0.6.tar.gz
https://redis.io/ -
上傳到服務器之后使用
tar -zxvf
進行解壓,解壓后如下: -
進入解壓的文件之后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設置密碼,持久化,主從復制等。。。)
4.環境安裝(redis是C語言開發,安裝redis需要先將官網下載的源碼進行編譯,編譯依賴gcc環境)
yum install gcc-c++ #安裝gcc環境 gcc -v #查看gcc版本 make #把所有需要的環境都下下來 make install #檢查是否安裝完(默認安裝在/usr/local/bin目錄下) *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安裝到指定目錄中(常用)
5.redis的默認安裝路徑
/usr/local/bin
6.將redis配置文件復制到安裝目錄下
7.更改啟動方式為后台啟動daemonize
的值更改為yes ,然后wq保存一下就可以了
8.啟動redis服務
9.使用redis-cli連接測試(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hexuepeng
)
10.查看redis進程是否開啟(使用ps -ef|grep redis
命令)!
11.如何關閉redis服務
12.再次查看進程是開啟
13.如果需要遠程連接需要更改配置:
-
修改redis.conf文件:
-
將 bind 127.0.0.1 使用#注釋掉,改為#=bind 127.0.0.1(bind配置的是允許連接的ip,默認只允許本機連接;若遠程連接需注釋掉,或改為0.0.0.0)
-
將 protected-mode yes 改為 protected-mode no(3.2之后加入的新特性,目的是禁止公網訪問redis cache,增強redis的安全性)
-
將requirepass foobared 注釋去掉,foobared為密碼,也可修改為別的值(可選,建議設置)
-
-
並且設置遠程連接需要服務器開放指定端口(此處只開放6379):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 開放6379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6379/tcp --permanent #關閉6379端口 firewall-cmd --reload # 配置立即生效 # 查看防火牆所有開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關閉防火牆(如果要開放的端口太多,嫌麻煩,可以關閉防火牆,安全性自行評估)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查看防火牆狀態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監聽的端口 netstat -lnpt
-
在windows測試遠程連接:
測試連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