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國產數據庫排行榜:OceanBase、PolarDB會師TiDB、openGauss,入局開源陣營,逐鹿生態建設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時至六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國產數據庫市場依舊延續着如驕陽般火熱的態勢。不過從最新一期的 國產數據庫流行度排行榜 Top 10 中不難發現,一個詞足以成為關注的焦點,那便是 “開源”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內,PolarDB 和 OceanBase 相繼宣布開源。至此,“T-O-P”三強均已加入開源陣營,算上 openGauss,十強之位有其四,數據庫的開源大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具體來看本期榜單中十強的排名和分數情況,開源數據庫的成績無疑最為搶眼。首先,openGauss 以高達 64.75 分的單月漲幅,跳升兩位來到第 6 名,將同門大哥 GaussDB 和鵝廠的 TDSQL 分別擠下一位;其次,PolarDB 不甘示弱,雖然排名沒有變化,但 55.27 分的增長足以讓其穩守三強席位,並將與第四名達夢的分差從上個月的 35 分拉大到如今的 132 分;最后,OceanBase 的微漲(原因見后)和 TiDB 的下降使兩者間的分差縮小到接近 100 分。這兩個類型相似、適用場景有較大重疊、同以金融行業為切入點的熱門數據庫,想必會在今年下半年為榜首之爭展開一番較量。

截屏20210602 23.35.35.png

十強中其他數據庫的名次沒有變化,分數跌多漲少,筆者推斷是這些數據庫在5月的市場聲量有所降低,加之開源數據庫聲勢浩大,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加權均值被拉升所致。

再來看第 11-15 名,Kingbase、EsgynDB 和 TcaplusDB 都有着不錯的表現,實現不同程度的漲分。EsgynDBTcaplusDB 分別跳升兩位來到第 12 和 15 名;而 Kingbase 雖然名次沒有變化,但在“傳統老四家”中實現唯一的正增長,與第 10 名 GoldenDB 的差距縮小到僅 4 分,目標直指躋身十強。

堅持自研開放之路的 OceanBase 正式開源

OceanBase 要開源的消息在業內早有傳聞,所有的懸念都在6月1日召開的 “OceanBase 3.0 數據庫峰會” 上一一揭曉。在此次峰會上,螞蟻集團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數據庫 OceanBase 首次從技術、商業和生態三個維度對未來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性闡述。同時,OceanBase 宣布正式開源,並成立 OceanBase 開源社區,社區官網同步上線,300 萬行核心代碼向社區開放。

202106011b55f47b9afb4c96b7e254182849f269.jpg

據了解,開源已經上升為 OceanBase 重要的技術戰略。此次開源采用木蘭公共協議 MulanPubL-2.0 版,以及業界通用 Open Core 模式。開源范圍包含數據庫內核、分布式組件和接口驅動,並提供完整的 SQL 引擎、事務引擎和存儲引擎,支持多副本、分布式事務、高性能、擴展能力、故障恢復、優化器、多活容災、語法兼容等核心技術。OceanBase 數據庫創始人陽振坤表示,OceanBase 致力於打造企業級開源數據庫,同時與合作伙伴一起緊密合作,快速發行商業版本,滿足行業客戶對數據庫高性能、高可靠、融合處理的業務訴求。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 OceanBase 開源官網 查看、體驗更多細節。

盡管 OceanBase 在本月更新的排行榜中僅微漲 0.72 分,但隨着“6·1”發布會的召開,相關資訊的集中報道,開源社區的成立以及更多的人關注,筆者相信 OceanBase 在下月更新的排行榜中將有亮眼的表現。

開源的阿里雲數據庫欲打造雲原生分布式數據庫生態

在 5 月 29 日召開的 “2021 阿里雲開發者大會” 上,阿里雲智能數據庫產品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花名:飛刀)進行了《雲原生數據庫2.0:一站式數據管理與服務》的主題演講。在演講的最后,飛刀重磅發布了阿里雲數據庫開源計划,攜手開源社區一起共建雲原生分布式數據庫生態。

wecomtemp2b32d86104c78d9760794ae54a392ce0.png

阿里雲作為國內雲原生數據庫技術的領軍企業,成為第一個開源雲原生數據庫的組織,回饋行業和廣大技術愛好者。根據公布的計划:

  • 2021 年 6 月開源企業級分布式數據庫 PolarDB for PostgreSQL,第一步 6 月發布 Paxos 高可用集群版,在 9 月發布 HLC 高擴展分布式版本,在明年 3 月發布 Sharding 和插件化版本。
  • 2021 年 10 月開源雲原生 MySQL 數據庫 ApsaraDB GalaxySQL,首先在 10 月發布基於 Paxos 高可用的集群版本,在明年 6 月發布雲原生分布式版。

阿里雲在自身互聯網業務和雲數據庫服務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高可用、分布式、雲原生、存儲與計算分離等技術上有深厚積累。如今,阿里雲將這些關鍵技術組件和系統,包括內部 MySQL 分支 AliSQL(目前 RDS 服務的內核)、分布式一致性協議庫 X-Paxos、高性價比存儲引擎 X-Engine、分布式數據庫產品 PolarDB for PostgreSQL 一起開源,可以打造更多的系統解決方案,從而不斷完善和豐富雲原生分布式數據庫的形態,滿足更多樣化的用戶需求,進一步促進整個數據庫產業的變革。

飛刀還第一時間公布了 PolarDB for PostgreSQL 的 GitHub地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直接 pull 到本地體驗。

生態繁榮的openGauss持續構築企業級內核能力

生態是開源庫數據庫成功的關鍵因素。openGauss 一直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策略,攜手產業鏈伙伴,最終實現生態共贏。

5 月 26 日的“OSCAR開源先鋒日”上,由中國信通院牽頭,數十家行業知名企業參與制定的 《可信開源社區評估體系》 標准正式發布。該標准梳理了開源社區開發與治理方面應該關注的內容及指標,為開源社區實現安全、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openGauss 經過 OSCAR 專家重重評審、測試 22 道環節,成為首批獲得評估的“可信開源社區”。三天后,openGauss Meetup【北京站】在北京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成功舉辦,吸引“產學研用”全生態鏈廣泛參與,openGauss 北京城市用戶組也隨即成立。

mmexport9c7dd009fca2e652f1291d51859b6e11_16225407977361.jpg

可以說,openGauss 開源近一年以來,社區迅速壯大,生態蓬勃發展,圍繞企業級性能、企業級安全、企業級可靠等方面持續加強,並在行業加速落地。目前 openGauss 成功支撐郵儲銀行新一代分布式金融核心系統上線,並成功打造同業領先的金融核心系統;幫助中華人壽團險核心系統使用鯤鵬全棧替換,實現性能倍增;openGauss 基於鯤鵬 4 路服務器的中國移動數據庫性能測試排名絕對領先。面向未來,openGauss 將從國計民生行業數據庫應用的最緊迫問題和長遠需求出發,不斷在核心技術上進行突破,將根扎深,共同打造枝繁葉茂的數據庫主流生態。

開源先行者TiDB已具備完整HTAP能力

本文重點關注的是“開源”,那么提到開源數據庫,就不得不提 PingCAP 的 TiDB。TiDB 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分布式的集群做到了開源的版本里。這對用戶來說,帶來的價值提升非常高。也正因如此,成立 6 年的 PingCAP 已在金融、運營商、互聯網等行業積累了超過 1500 家用戶。TiDB 不僅是一款優秀的數據庫產品,也成為了整個 TiDB 社區發展壯大的基礎支撐。

未標題2.png

猶記得一個多月前 TiDB 5.0 發布的時候,強調的一個關鍵字就是“練內功”。從 4.0 到 5.0,功能上並無太多新增的 TiDB 把專注力用在了對穩定性和性能的持續優化上,而這些恰恰是一個真正的企業級數據庫應該追求的能力。

如今,伴隨着綜合 SQL 與 NoSQL 需求的業務場景不斷涌現,使得混合負載 HTAP 數據庫成為 IT 界越來越受重視的關鍵技術。TiDB 5.0 在 TiFlash 的基礎上引入了 MPP 架構,在功能上補全了 HTAP 最后一塊拼圖,提供與存儲匹配的分布式計算引擎,進一步提升海量數據下的並行計算與分析能力。這標志着 TiDB 已成為一個擁有完整能力的 HTAP 分布式數據庫。

在國內開源數據庫領域,TiDB 是先行者,已形成完備的社區生態,在國際化方面也比較成功。現在,OceanBase 和 PolarDB 已先后入局開源陣營,加上一年前開源的 openGauss,對 TiDB 而言勢必形成挑戰;但“物競天擇勢必至,不優則劣兮不興則亡”,這種良性競爭對開源數據庫乃至整個數據庫產業來說都是好事。

開源成為數據庫生態構建的重要力量

與閉源的商業數據庫相反,開源數據庫是免費的社區數據庫,其源代碼對外開放,開發人員可以在其原始設計基礎上修改或使用。它以較低的成本、豐富的產品和活躍的社區支持為日益復雜的企業需求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從 DB-Engines 的排名分數看,開源數據庫流行度逐年上升,在今年 1 月首次超過了商業數據庫。開源勢頭如此之猛,其背后的原因還是在於數據庫生態的構建之爭。

截屏20210603 19.22.23.png
(圖源:艾瑞咨詢)

當前數據庫生態可以大致分類三類:一是傳統商業數據庫,以 Oracle 為代表,其在 40 余年時間里所創造的數據庫帝國已擁有了極其完善的生態;二是開源數據庫,以 MySQL、PostgreSQL 為代表,遍布全球的社區組織形成了強大的生態系統,也形成了若干分支,成就了諸多商業數據庫產品;第三則是國內新興數據庫,以 TiDB、OceanBase、PolarDB 等為代表,具備較強的自研能力,但在生態方面較前兩類薄弱很多。如何快速建立並形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生態呢?開源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筆者注意到,不論是 TiDB、OceanBase,還是 PolarDB、openGauss,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對寬松的 Permissive License,這類開源協議允許修改代碼后閉源,因此較受商業公司青睞。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開源的商業邏輯問題——開源的持續發展依賴於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和商業上的良性循環。借助開源,在技術層面可以加速產品創新和迭代演進——“軟件是用出來的而非做出來的”,開源匯聚眾人智慧,推動產品使用,在功能和性能上不斷優化,進而快速形成競爭力;在商業層面,依托開源形成的功能增強、售后支持、市場教育、人才培養、配套工具、品牌影響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形成經濟效益,進而促進開發者社區壯大和更多技術創新產生,獲得對自己有利的戰略地位。

因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大廠紛紛入局開源生態的建設。如今,隨着 TiDB、OceanBase、PorlaDB、openGuass 等紛紛加入開源陣營,相信未來國內新興數據庫生態將會快速成長、茁壯成長,也會帶動國內整個數據庫產業向前發展。

各顯其能,共推國內數據庫產業蓬勃向前

相較於開源陣營的風生水起,國內的一些數據庫廠商則顯得有些低調。其實這只是大家所側重的商業模式或業務重心不同罷了,閉源的數據庫產品同樣值得關注。5 月 10 日,德本咨詢/eNet研究院/互聯網周刊發布 《2021信創數據庫企業排行》,15 家數據庫企業上榜,達夢數據庫以 0.02 分的優勢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另外三大傳統數據庫廠商:人大金倉、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巨杉數據庫位列第五。

image.png

根據海比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信創生態市場規模為 1617 億元,未來五年將保持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 37.4%,2025 年將達到 8000 億元規模。通過持續發展,信創可以成為重塑中國信息化、數字化市場重應用、輕技術傳統格局的突破力量,促使其進入技術驅動型市場。而這其中,作為基礎軟件的數據庫正是技術驅動的中堅力量。

本期數據庫流行度排行榜已收錄 131 個國內數據庫產品,不論規模大小、排名先后,大家都在為國內數據庫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限於篇幅,筆者不在此羅列5月國產數據庫的大事記和重要產品發布消息了,墨天輪的小編已為大家整理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此查看

相關鏈接


墨天輪,圍繞數據人的學習成長提供一站式的全面服務,打造集新聞資訊、在線問答、活動直播、在線課程、文檔閱覽、資源下載、知識分享及在線運維為一體的統一平台,持續促進數據領域的知識傳播和技術創新。

關注官方公眾號: 墨天輪、 墨天輪平台、墨天輪成長營、數據庫國產化 、數據庫資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