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C萌新探索:搭建和體驗在線AOC環境


摘要:AOC是一個做網絡設備自動化運維以及三方設備納管的一個能力平台。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AOC萌新探索之旅第一期——在線AOC環境初體驗》,作者:oysterzz。

接觸AOC沒多久,這里本萌新打算開一系列貼記錄一下學習過程中的日常;中間一些深水區幫大家趟一下,希望能夠幫得上大家。

先大概介紹一下自己吧,應該會有不少能力模型相仿的同學,可以一起交流學習;我之前接觸過設備,敲過CLI給設備下配置,做過運營商網絡交付;代碼方面算是熟悉C,搞過幾年C的開發,python java會個皮毛;進入正題吧。

其實在接觸AOC之前,大概初步了解到AOC是一個做網絡設備自動化運維以及三方設備納管的一個能力平台;要學習體驗AOC,那我一方面是得有個AOC,還需要一個網絡設備;最后還得有個python的環境來搞代碼開發。

python的開發環境倒是好搞,但是AOC和網絡設備我該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我發現了社區首頁的在線開發

進入在線開發頁面后,這三個不就是我需要的AOC、python環境以及網絡設備嘛;(雪中送炭)

  • AOCmini提供了一個在線版AOC,
  • CloudIDE提供了一個在線的python環境,
  • AOCMONI提供了一個網元設備模擬器。

進入環境的時候需要華為雲的實名認證,這里遇見了一個問題,在社區中也看到了其他小伙伴有遇到過,實名認證后再次進入環境的時候還是提示未實名認證;

這里咨詢了社區的支持人員,這個問題是由於華為雲的實名認證與社區這邊的數據庫同步需要一點時間觸發,一般等幾分鍾就可以進入環境了。這個問題也是勸退萌新的一條攔路虎了,其實這個就是華為雲在后台為每位開發者起了一台虛擬機,其實也是夠大方了,畢竟免費試用。

到這里心里還有最后一個疑惑,就是這三個工具是怎么在雲上串聯起來的呢,算了先不管那么多了,先點進去看看。我這里多少有點編碼情節,第一個進入的是CLOUD IDE。

整個IDE界面跟PYCHARM等主流IDE相似,左側右側可以看到有插件相關的圖標,應該是可以從CLOUD IDE 應用商店下載插件安裝。

右側可以看到有個藍色的AOC圖標

點開之后可以看到這個IDE默認安裝了AOCmini與AOCmoni的插件服務,這里也解釋了我心里最后一個疑問,就是IDE、AOC環境、設備環境是如何串聯起來的。

這里可以看到有調試開關以及打開插件的開關,點擊打開,果然不出所料打開了AOCmoni與AOCmini,這里基本可以確定,IDE中開發的代碼運行起來的數據可以通過IDE的插件功能與AOCmini以及AOCmoni互通進行代碼debug,這也就基本滿足了一個開發者學習開發流程基本的環境要求了

下面我們具體來試一下debug功能,看看用起來如何。

在CLOUD IDE與AOCmini中我們可以看到系統預置了一個名叫aaamini的SSP包

這里看默認已經將IDE里的SSP包加載至AOCmini上,(下一回我們具體看看怎么在IDE里編輯包然后再上傳至AOCmini),現在我們試試看怎么讓IDE和AOCmini一起debug起來。

首先要在AOC插件列表中獎調試開關打開,打開后如下圖所示。

然后我們找到aaamini這個SSP包的業務python文件,憑借“豐富的代碼經驗”鎖定如下文件,其實還是挺容易找的,因為實際就倆正經py文件,悄悄吹一下python。

紅框是主業務實現的文件,黃框是一個UT測試文件(UT后續開貼我們詳細來講)。

大概看了下ncs_map這個方法應該就是下發配置時做模型映射的主入口了,二話不說我們打上斷點先試一把看看。

打上斷點后,我們來到AOCmini中的業務管理界面,點擊增加來添加一條配置

需要我們填寫一下username,然后點擊創建;

這個時候我們看到需要填寫一個nename,這里其實就是看將此次配置下發給具體哪台設備;

由於要看下發給哪台設備,我們得知道現在AOC現在對接的設備有哪些,點擊資源->設備管理,我們可以看到AOCmini默認對接了一台名為NE1的NE40E;所以我們將nename填寫為NE1就可以了。

點擊試運行后,切回IDE界面點擊run->StartDebugging,可以看到IDE中的程序已經執行起來,暫停到我們剛才打的斷點處。

點擊continue將程序運行完成,可以看到AOCmini的頁面中就彈出了試運行結果的對話框。

這里結合代碼大概看了一下,ncs_map這個方法其實就是將我們剛才在網頁上輸入的參數通過下圖中的jinja模板進行了映射組合成一個netconf報文。

第一次就先記錄這么多吧,其實就是體驗了一下AOC在線環境的debug功能。

中間也遇到了一些預料之外的問題,不過總體流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下一次繼續探索一下在線環境,包括包的編輯加載,希望大家多多關照多多交流。

 

點擊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