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BI V4.0功能“炸彈”來襲,重磅推出即席分析、模板市場、企業微信免密登錄等強勢功能


簡介: 2021年7月,Quick BI公共雲版本迭代新功能:重磅推出即席分析、模板市場,分析門檻再降低;推出企業微信無縫對接,移動端類目個性配置及管理提升多端能力;數據建模配置交互升級至拖拽模式提升效率,新增數據源並新增群空間文件上傳能力;行列權限安全升級,配置更加靈活及精細化。

Quick BI——阿里雲上客戶都在用的BI產品(中國唯一入選Gartner ABI魔力象限BI),無縫對接各類雲上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大幅提升數據分析和報表開發效率,0代碼鼠標拖拽式操作交互,讓業務人員也能輕松實現海量數據可視化分析。 

本次新功能迭代可謂跨了一大步

01 即席分析+行業模板 使用門檻再降低

  • 儀表板能力持續提升:全新推出「模板市場」提供行業、最佳實踐模板,涵蓋互聯網、零售、金融等多個行業,即插即用,一鍵助力企業一鍵復用行業專家經驗
  • 推出行業模板市場:提供行業最佳實踐看板,涵蓋互聯網、零售、金融等多個行業,即插即用,一鍵助力企業復用行業專家經驗

02 多端升級 助力移動看數

  • 豐富多端對接:再升級,推出「企業微信」無縫對接
  • 移動端類目管理:報表類目個性可配實現企業移動端千人千面看數體驗

03 配置提效 數據源擴展

  • 數據建模配置全面提升:交互體驗全面提升,拖拽模式助力提效
  • 數據源持續豐富:新增Oceanbase、Kylin數據源,群空間新增文件上傳能力

04 安全升級 權限管控力提升

  • 行列權限管控安全升級:配置精細化及靈活度升級,針對復雜組織的中大型企業,權限管控能力極大提升

具體請看下文細細說來:

可視化分析模塊能力升級

  • 功能1: 全新推出「模板市場」(專業版特有功能)Quick BI團隊提供行業、最佳實踐模板,涵蓋互聯網、零售、金融等多個行業,即插即用;企業組織可以自定義企業模版,支持其他用戶應用模版並進行自定義修改配置,一套分析模版快速復用至業務場景

1.png

模板詳情見:https://bi.aliyun.com/template/nl/public

 

  • 功能2:新增6套主題模版,並支持卡片背景、顏色吸色、卡片間距、漸變模式、標題字號等配置;提高用戶配置靈活度滿足各業務方個性化視覺需求,新增更多酷炫模版降低配置門檻

2.png

3.png4.png

  • 功能3:新增備注、尾注功能,支持插入動態條件、匯總指標;多用於備注輔助信息和分析見解,讓儀表板可視更可讀

5.png

  • 功能4:查詢控件聯合行級權限,默認值可按行級權限生效;基於行級權限,生成查詢控件默認值,讓訪問端用戶免切換,體驗更友好

6.png

 

重磅推出全新模塊「即席分析」(專業版特有功能)

  • 功能1:以表格形式展示,支持直接從數據面板內拖拽字段的維值生成表格;允許不同維度的拼裝,組合形成分面,實現更多維的分析場景

7.png

  • 功能2:支持在表格區域內直接進行多種計算、排序、格式化等操作

8.png

  • 功能3:支持直接將維值拖入控件區生成篩選條件,無需復雜的條件配置

9.png

 

移動端能力再升級,全面對接企業微信

  • 功能1:支持企業微信微應用配置,微信賬號免密登陸訪問(專業版特有功能)

10.png11.png

  • 功能2:圖表跳轉整體優化,支持頁面呼出;讓交互更順暢

  • 功能3:支持類目目錄可見范圍配置

12.png

 

數據源&數據建模全面升級

  • 功能1:群空間支持文件上傳,新增數據源Oceanbase、Kylin
  • 功能2:數據建模交互升級,新增字段批量配置、新建計算字段引用時間字段、字段選擇等能力;全面提升數據建模交互體驗,拖拽所見即所得的模式讓建模更易讀、易配置

13.png

管控力升級,讓數據更安全

  • 功能1:行權限支持多條件配置、同時支持枚舉值或標簽授權等;支持多條件配置,靈活的適配組織權限場景,精細化的數據管控讓數據更安全。多用於,復雜組織企業,按區域划分、按業務模塊划分數據所見范圍,實現不同的用戶在同一個儀表板看到不同的業務數據結果,如:華北負責人只能看到華北區域相關數據,而總部負責人可以看到所有區域相關數據。

14.png

  • 功能2:列權限支持字段是否可見及數據脫敏規則配置,讓敏感字段控制更精細;多用於按部門划分數據字段范圍,如:財務部門可見成本字段,營銷部門不可見成本字段。

15.png

 

Quick BI——阿里雲上客戶都在用的BI產品(中國唯一入選Gartner ABI魔力象限BI),無縫對接各類雲上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大幅提升數據分析和報表開發效率,0代碼鼠標拖拽式操作交互,讓業務人員也能輕松實現海量數據可視化分析。

原文鏈接

本文為阿里雲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