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示例
上圖是我使用CodeRunner插件運行后的結果
問題原因
由於JDK是國際版的,在編譯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用 -encoding 參數指定我們的JAVA源程序的編碼格式,則javac.exe首先獲得我們操作系統默認采用的編碼格式,也即在編譯java程序時,若我們不指定源程序文件的編碼格式,JDK首先獲得操作系統的file.encoding參數(它保存的就是操作系統默認的編碼格式,如WIN2k,WIN7,它的值為GBK),然后JDK就把我們的java源程序從file.encoding編碼格式轉化為JAVA內部默認的UNICODE格式放入內存中。然后,javac把轉換后的unicode格式的文件進行編譯成.class類文件,此時.class文件是UNICODE編碼的,它暫放在內存中,緊接着,JDK將此以UNICODE編碼的編譯后的class文件保存到我們的操作系統中形成我們見到的.class文件。對我們來說,我們最終獲得的.class文件是內容以UNICODE編碼格式保存的類文件,它內部包含我們源程序中的中文字符串,只不過此時它己經由file.encoding格式轉化為UNICODE格式了。當我們不加設置就編譯時,相當於使用了參數:javac -encoding gbk XX.java,當然就會出現不兼容的情況。
問題解決
指定編譯時的編碼規則
文件-首選項-設置,打開settings.json, 添加如下配置:
在CodeRunner中添加如下配置
"code-runner.executorMap": {
"java": "cd $dir && javac -encoding utf8 $fileName && java $fileNameWithoutExt",
},
然后在使用CodeRunner執行,顯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