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的入門學習之 Day1~3 ——from”夜曲編程“


Day 1(原點)

time: 2021.7.29.

以下為補錄內容:

今天是編程學習的第一天,很開心。Here is the place where I start, which belongs to both my journey of my programming and my blogs. 本次旅途中,我的目標可分為兩大模塊,一是”夜曲編程”中的Python課程以下簡稱 “P”或 “P課程),二是B站中“西部開源”的 Java課程以下簡稱 “J”或 “J課程)。

在P課程中,我學到了一些簡單的編程程序,也勇敢地與同學交流,感覺愉快。話說,那個鍵盤的獎勵令我感到動力滿滿,哇哈哈。當然,同時我也會注重課程本身。我也只是認為,這種奇妙的學習方式本身就值得我學習。

在 J課程中,我學到了更多快捷鍵的操作方式,也成功地記錄下了這個原點。它的獎勵更多地指向了學習的長遠效益,聽說 J對學習C++有大幫助呢。

自我感覺良好❤~

 

Day 2

time: 2021.7.30.

到了第二天學習呢,終於做到了P群里同學口中的”早睡早起“,8點多就開始了P的學習。今天 主要學了格式化輸出(f"……{}……")。

注意點:

  1. 變量的命名要求

  2. 賦值格式("變 = 常"),賦值取最終的

  3. 輸出時雙引號只用於字符串,而僅輸出變量則直接打出。若字符串中含有變量,則可用格式化輸出

  4. 用"f"輸出時,注意打上右側的后引號,優點是簡化專有名詞

  5. 輸出括號中,"n*n"直接表示計算結果,"n*字符串"表示同一行連續打出n個相同字符串

  6. 字符串中“。”的有無

  7. 長的分行字符串可用"/n"。若用於僅字符串的輸出,則可直接連接;若用於僅變量的分行輸出,則搭配格式化使用

進步處:

  1. 態度認真。早早起來,且學的仔細

  2. 樂於分享,手有余香

  3. 用於探索,認真嘗試,獨立思考,且從概念的理解出發來分析題目

 

Day 3

time: 2021.7.31.

很開心能堅持到第三天呢。今天起的早(8點多開碼),陽光也正好。似乎是因為有了前兩天的愉快開始,所以迎來了今天依舊存在的對學習的熱愛。

Lesson 3主要講了關於數據運算的一些知識知識。其中,應注意:

  1. “%”在鍵盤上真實存在

  2. 格式化(f"……")的雙引號成對出現,建議在打前者后立刻補上后者

  3. 與上類似,注意最終文本要求,像“。”的有無等

  4. “=”左右最好留空格,方便檢查

  5. 完成首次碼字后,建議檢查——如專有名詞、格式的小符號、文本與其輸出要求

    其實還有“新發現”——“{}”的輸出中英均可(僅試過在夜曲里使用,不完全統計); Typora序號“一氣呵成''。

    進步的地方有:

    1. 更流暢地使用鍵盤打字(類比鋼琴鍵那種)

    2. 可直接讀懂簡單代碼

    3. 早早開始,專注當下

    自我感覺愉快、感激,對未來稍有興奮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