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從概念上來講,RFID類似於條碼掃描,對於條碼技術而言,它是將已編碼的條形碼附着於目標物並使用專用的掃描讀寫器利用光信號將信息由條形磁傳送到掃描讀寫器;而RFID則使用專用的RFID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着於目標物的RFID標簽,利用頻率信號將信息由RFID標簽傳送至RFID讀寫器。組成部分 應答器:由天線,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一般來說都是用標簽作為應答器,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着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由天線,耦合元件,芯片組成,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rfid讀寫器或固定式讀寫器。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縮寫,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由飛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開發的NFC是一種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技術,可以在移動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NFC 技術起源於 RFID,但是與 RFID 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NFC 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和點對點功能整合進一塊單芯片,而 RFID 必須有閱讀器和標簽組成。
RFID 只能實現信息的讀取以及判定,而 NFC 技術則強調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說 NFC 是 RFID 的演進版本,雙方可以近距離交換信息。
NFC 手機內置 NFC 芯片,組成 RFID 模塊的一部分,可以當作 RFID 無源標簽使用進行支付費用;也可以當作 RFID 讀寫器,用作數據交換與采集,還可以進行 NFC 手機之間的數據通信。
NFC技術增加了點對點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藍牙設備之間的P2P(點對點)無線通信,NFC設備彼此尋找對方並建立通信連接。P2P通信的雙方設備是對等的,而RFID通信的雙方設備是主從關系。
1、工作頻率
NFC 的工作頻率為 13.56MHz,而 RFID 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13.56MHz)及超高頻。
2、工作距離
NFC 的工作距離理論上為 0~20cm,但是在產品的實現上,由於采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術,使其工作距離只有 0~10cm,從而更好地保證業務的安全性。
相對於 RFID 來說 NFC 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
由於 RFID 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工作距離在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
3、工作模式
NFC 同時支持讀寫模式和卡模式;
而在 RFID 中,讀卡器和非接觸卡是獨立的兩個實體,不能切換。
4、點對點通信
NFC 支持 P2P 模式,RFID 不支持 P2P 模式。
5、應用領域
RFID 更多的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和資產管理上,而 NFC 則工作在門禁,公交卡,手機支付等領域。
NFC 看更多的是針對於消費類電子設備相互通訊,有源 RFID 則更擅長在長距離識別。
6、標准協議
NFC 的底層通訊協議兼容高頻 RFID 的底層通信標准,即兼容 ISO14443/ISO15693 標准。
NFC 技術還定義了比較完整的上層協議,如 LLCP,NDEF 和 RTD 等。
綜上,盡管 NFC 和 RFID 技術有區別,但是 NFC 技術,尤其是底層的通信技術是完全兼容高頻 RFID 技術的。
因此在高頻 RFID 的應用領域中,同樣可以使用 NFC 技術。
7. 目前常用的 RFID Tag 卡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