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協議之tcp/ip四層、OSI七層詳細講解(一)


http下層協議是什么?

它就是tcp/ip協議,今天我們從http協議角度為你講解tcp/ip協議。

tcp/ip網絡分層模型

tcp/ip協議作者非常牛逼,創造性提出了“分層模型”。巧妙的把復雜的網絡模型變的有層次化,每層有明確的分工,用分而治之的方法把一個大需求拆解層很多小需求去解決。

從上圖可見tcp/ip協議分為四層,層次分明,注意它是從下往上,所以第一層就是最下面一層。

第一層:“鏈路層”負責以太網、wifi這樣的底層網絡發送數據包,工作在網卡這個層次,使用mac地址來標記網絡設備,有時候也叫mac層。
第二層:“網絡層”負責將鏈路層中的mac地址轉換成ip地址,把局域網和廣域網虛擬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環境。
第三層:“傳輸層”也就是tcp協議層,負責在ip地址上傳輸數據,tcp協議保證數據可靠傳輸,另外還有udp數據傳輸。

  • tcp協議
    是一種有狀態的協議,發送數據時首先要建立連接,保證數據不丟失不重復。
  • udp
    是一種無狀態的協議,發送數據時不需要建立連接,不保證數據不丟失不重復

第四層:“應用層”這一層就是我們常見的協議了,如http、ssh、ftp、smtp、telnet

OSI七層模型

由國標(ISO)定義的統一網絡模型。
OSI七層與tcp/ip四層有着相似的結構,從下至上分別是:

第一層: “物理層”如網卡、光釺、電纜等硬件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相當於tcp/ip協議的鏈路層
第三層:“網絡層”相當於tcp/ip協議的網絡層
第四層:“傳輸層”相當於tcp/ip協議的傳輸層
第五層:“會話層”維護網絡中的連接狀態,保持通信
第六層:“表示層”把數據轉換成可理解的數據
第七層:“應用層”與tcp/ip協議應用層一致

到這里我們就理解了所謂的“四層”,“七層”到底是什么和區別在哪了。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下期http協議之域名解析及http報文(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