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了解了OSPF的度量值,以及基礎配置命令的總結,回顧請參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069632.html;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ospf里動態發布缺省路由相關話題;
首先我們來說說缺省路由,什么是缺省路由?簡單講缺省路由就是網關(個人理解),默認情況下路由器沒有配置缺省路由,路由器只能根據自身路由表中的路由進行數據包轉發,匹配路由表中的路由就根據其路由進行轉發,不匹配路由表中的路由就丟棄對應數據包;我們也可以理解缺省路由就是匹配除明細路由之外的所有路由(根據路由器轉發原則中掩碼最長匹配原則,缺省路由的優先級最低,只有沒有被明細路由匹配到的才會被缺省路由所匹配);配置缺省路由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手動靜態配置,一種是通過某種動態路由協議進行發布;我們知道靜態手動配置路由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它不能根據網絡拓撲的變化而變化;而動態路由協議恰好彌補了靜態路由的缺點,它能夠根據網絡的拓撲變化而動態的變化對應的路由;
先來看一個實驗,如下圖拓撲,根據要求配置
配置R1

sys sys R1 int g0/0/0 ip add 10.0.0.1 24 ospf 1 router-id 1.1.1.1 area 0 net 10.0.0.0 0.0.0.255 int g0/0/0 ospf dr-pri 100
配置R2

sys sys R2 int g0/0/0 ip add 10.0.0.2 24 ospf 1 router-id 2.2.2.2 area 0 net 10.0.0.0 0.0.0.255 int g0/0/0 ospf dr-pri 50
配置R3

sys sys R3 int g0/0/0 ip add 10.0.0.3 24 int s4/0/0 ip add 36.0.0.3 24 ospf auth md5 1 cipher admin123.com ospf 1 router-id 3.3.3.3 area 0 net 10.0.0.0 0.0.0.255 net 36.0.0.0 0.0.0.255
配置R4

sys sys R4 int g0/0/0 ip add 10.0.0.4 24 ospf 1 router-id 4.4.4.4 area 0 net 10.0.0.0 0.0.0.255
配置R5

sys sys R5 int s4/0/0 ip add 36.0.0.5 24 ospf auth md5 1 cipher admin123.com int lo 1 ip add 5.5.5.5 32 int g0/0/0 ip add 56.0.0.5 8 ospf 1 router-id 5.5.5.5 area 0 net 36.0.0.0 0.0.0.255 net 5.5.5.5 0.0.0.0
提示:R5是沒有宣告到達R6的56.0.0.0/8的網絡哦;
配置R6

sys sys R6 int g0/0/0 ip add 56.0.0.6 8
驗證:在R5上查看是否和R3建立鄰居
提示:從上面的鄰居信息可以看到R5和R3建立了鄰居關系,說明我們配置的認證信息沒有問題;這里提醒一下,在ospf里做認證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於接口做認證(就是把認證信息配置在對應接口下,生效范圍是該接口下的ospf生效);另外一種是基於區域做認證(即在ospf區域模式下配置認證,生效范圍是整個區域);
驗證:查看R3的鄰居信息,看看是否和R1,R2,R4建立起鄰居關系
提示:可以看到R3和R1,R2和R5建立起鄰接關系,和R4建立起鄰居關系;
驗證:在R3上查看g0/0/0的接口信息,看看對應的DR和BDR是否是R1和R2?
提示:可以看到DR是R1的接口地址,BDR是R2的接口地址,說明R1的g0/0/0是DR,R2的g0/0/0是BDR;
驗證:在R1上查看路由表,看看通過ospf學習到那些路由?
提示:可以看到R1學習到了5.5.5.5,36.0.0.0/24;到達R5,R6的路由56.0.0.0/8的路由並沒有學習到;
驗證:在R1上查看路由表,看看R1 到R5 lo接口的開銷
提示:可以看到R1到R5的5.5.5.5的開銷是49;因為R1到R5的lo接口的開銷計算是R5的lo1接口開銷+R3的s4/0/0接口的開銷+R1的g0/0/0接口的開銷,即0+48+1=49;
驗證:查看R3的s4/0/0接口的開銷,看看是否是48呢?
提示:這個接口是串口接口,默認串行接口的帶寬是2.048Mbps,所以該接口的開銷為100Mbps/2.048Mbps=48.82,因為開銷是直接取整,所以該接口的開銷為48;
驗證:R5是否能夠ping 通R6呢?
提示:可以看到R5是能夠正常ping通R6,其原因是R5和R6是直連,有直連路由;
驗證:R3是否能夠ping通R6 呢?
提示:可以看到R3ping不通R6,原因是R3沒有達到R6的路由;
查看R6的路由表
提示:可以看到R6的路由表里只有和R5的直連路由,其他網段的路由都沒有,說明R6只能和R5正常通行,和內部其他路由器沒法正常通信;要想內部其他網絡能夠訪問到R6,必須滿足對應內部路由器有到達R6的路由,同時R6也必須也有到達對應網絡的路由;這里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網絡通信都是雙向的,一切皆路由,只有通信雙方都有對應的路由,才可以實現雙方正常通信;
解決R6能夠訪問內部各路由器網絡的方法
1、在R6上配置缺省路由,下一跳指向R5
驗證:在R6上配置靜態缺省路由,下一跳指向R5的g0/0/0接口,抓包看看R6是否能夠將包發給內部的路由器?
在R6上ping R1,然后在R1上抓包,看看是否能夠抓到包?
提示:可以看到現在R6是能夠將icmp的請求包發送給R1,只不過R1沒有辦法回復R6,原因是R1上沒有到達R6的路由;
解決內部路由器訪問R6的方法
1、最簡單的方式在R5上,把到達R6的網絡在ospf里宣告一下,讓內部所有路由器都能夠通過ospf學習到對應路由;
2、最麻煩也是最不推薦的方法,在內部各路由器上手動配置靜態路由或者缺省路由;
3、在R5上引入R5直連R6的路由;
4、在R5上配置靜態缺省路由,下一條指向R6,然后在OSPF里動態發布缺省路由;
5、在R6上刪除缺省路由,在R5將直連56.0.0.0/8的路由引入到ospf(或者在R5上發布缺省路由),然后在R5上配置nat,讓從R5出去的流量做SNAT;
以上五種方法都可以實現讓內部路由和R6實現通信,前面的1和2就不演示了,我們演示下方法3,4,5
實驗:在R5上引入直連路由到ospf里,看看R1是否能夠學習到56.0.0.0/8的路由?
驗證:在R1上查看路由表,看看是否學習到56.0.0.0/8的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R1此時學習到了2條外部引入的路由,分別是36.0.0.3 /32和56.0.0.0/8的路由;
驗證:現在用R6 ping R1 看看是否能夠正常ping 通呢?
提示:可以看到R6能夠ping 通R1和R3上的接口,此時就實現了全網互通;
實驗:在R5上配置靜態缺省路由,下一條指向R6,然后在OSPF里動態發布缺省路由;
在R5上取消引入靜態到ospf里的配置
在R5上配置一條缺省路由,下一跳指向R6的g0/0/0接口
在R5上通過ospf將剛才配置的缺省路由發布出去
提示:上述命令的作用就是將缺省路由通過ospf發布出去;在發布之前必須先配置靜態缺省路由;
驗證:在R1上查看路由表,看看對應R1是否學習到了R5發布的缺省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R1的路由表中通過ospf學習到了一條缺省路由,並且下一跳指向了R3;
驗證:現在用R6ping R1 看看是否能通?
提示:可以看到R6能夠ping 通R1和R4;
實驗:在R6上刪除缺省路由,在R5將直連56.0.0.0/8的路由引入到ospf,然后在R5上配置nat,讓從R5出去的流量做SNAT;
在R5上取消缺省路由的發布
驗證:現在R6 是否還能ping 通R1或R4呢?
提示:可以看到取消了缺省路由的發布,對應R6也ping不通R1了,其原因是R1上的缺省路由隨R5的取消也隨之被刪除;
驗證:在R1上查看路由表看看是否還有缺省路由?
提示:可以看到R1上的缺省路由被刪除了;
在R6上刪除缺省路由
提示:刪除了R6上的缺省路由以后,此時R6 就只能和R5的g0/0/0通過直連路由進行通信;
在R5上將直連路由引入到ospf中
提示:此時R5引入直連路由到ospf里,其他路由器就能通過ospf學習到56.0.0.0/8的路由;
在R5上做nat,讓從g0/0/0出去的流量做SNAT
驗證:用R1ping R6 看看是否能夠ping通?
驗證:在R5的g0/0/0上抓包,看看對應源地址是否被更改了?
提示:從上面的抓包信息可以看到,R1的數據包在通過R5的g0/0/0時,會被修改成R5的g0/0/0接口的地址;這里需要注意一點,此時R1能夠正常ping通R6,原因是R1的包通過R5的g0/0/0時,會修改其原ip為56.0.0.5,此時到達R6的包源ip就是R5的ip,所以R6回包也就把R5當作目標地址回包;而R6是沒有辦法直接pingR1,原因是R6上根本就沒有R1的路由;這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網絡,一般內部能夠正常訪問外部網絡,外部網絡沒有辦法直接訪問內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