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CPU路數、物理CPU個數、CPU核數、邏輯CPU個數
CPU 路數(物理 CPU 個數)
機器的主板上實際插入插槽的 CPU 個數。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CPU的路數就是物理CPU的個數。
CPU 核數
CPU 核數:單塊 CPU 上面能處理數據的芯片組的數量,如雙核、四核等 (cpu cores 核心)
單塊CPU上面集成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芯片(稱為Core,核心)。
CPU 最初發展的時候是一個 CPU 一個處理核心,CPU 的性能主要靠提高核心工作頻率來提高,但是僅僅提高單核芯片的速度會產生過多熱量且無法帶來相應的性能改善。為了提升處理器的能效,於是發展出來了雙核心 CPU(Dual-core processor) 和多核心的 CPU(Multi-core processor),在物理上是把 2 個或者更多的獨立處理器芯片封裝在一個單一的集成電路中。
邏輯 CPU 個數
決定了服務器並行(同時)處理任務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邏輯cpu = 物理cpu個數 × cpu核數,如果不相等的話,則表示服務器的 CPU 支持超線程技術。
簡單來說,它可使處理器中的1顆內核如2顆內核那樣在操作系統中發揮作用。這樣操作系統可使用的執行資源擴大了一倍,大幅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此時邏輯cpu=物理cpu個數×cpu核數×2
開始的時候CPU是一個核心一個線程,為了進一步提升CPU的處理能力,Intel又引入了HT(Hyper-Threading,超線程)的技術,一個Core打開HT之后,在操作系統看來就是兩個核,當然這個核是邏輯上的概念,所以也被稱為邏輯處理器(Logical Processor)。“超線程”(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技術就是通過采用特殊的硬件指令,可以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超線程芯片,在單處理器中實現線程級的並行計算,同時在相應的軟硬件的支持下大幅度的提高運行效能,從而實現在單處理器上模擬雙處理器的效能。其實,從實質上說,超線程是一種可以將CPU內部暫時閑置處理資源充分“調動”起來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