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M介紹
1、DEM是什么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簡稱DEM,是通過有限的地形高程數據實現對地面地形的數字化模擬(即地形表面形態的數字化表達),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簡稱DTM)的一個分支。
2、有哪些常用DEM
下表把常用的DEM羅列出來,方便廣大用戶朋友根據需求選擇使用。
數據名稱 |
發布單位 |
發布時間 |
坐標系 |
數據分辨率 |
覆蓋情況 |
ETOPO |
NGDC |
2011年 |
WGS84 |
1′(約2KM) |
全球含海底 |
GTOPO30 |
USGS |
|
WGS84 |
30″(約1KM) |
全球陸地覆蓋 |
GMTED2010 |
USGS、NGA |
2010年 |
WGS84 |
30″ |
全球陸地覆蓋 |
SRTM3 |
NASA、NIMA |
|
WGS84 |
3″(約90m) |
全球陸地覆蓋 |
ASTER_GDEM_V2 |
NASA、METI |
2011年 |
WGS84 |
1″(約30m) |
全球陸地99% |
ASTER_GDEM_V3 |
NASA、METI |
2019年 |
WGS84 |
1″(約30m) |
全球陸地99% |
ALOS |
JAXA |
2015年 |
WGS84 |
12.5m |
全球基本覆蓋 |
注:一般各類公開DEM文件(非國產和自制的DEM文件),均采用WGS84坐標系,高程基准為WGS84橢球。在實際應用,如果需要用到85黃海高時,均需要通過高程控制點進行控制。因此,一般DEM提供的主要是相對高程,絕對高程需要通過處理后獲得。
3、DEM獲取方法
如何獲取DEM呢?本例以谷歌地形和SRTM3兩個90m分辨率的數據為例。講解如何獲取。
注:谷歌地形國內實際為SRTM3,90m分辨率,大於90m分辨率的谷歌地形均為插值,並無太大意義。
獲取DEM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需要的范圍。
打開LSV,大體找到需要的區域,繪制多面:
也可以直接搜索某個行政區:
注:搜索到的地形,在搜索結果內,點擊后面的五角星即可收藏該地形要素到我的地標下,進而可以另存為任意矢量格式或者進行二次編輯。
繪制完畢后,下載》谷歌地形》選擇或繪制范圍,進入谷歌地形下載對話框,點擊選擇面,選擇之前繪制的面或者搜索的行政區:
根據需要配置對應的下載級別,存儲目錄,點擊開始下載:
稍等片刻,下載完成,即得到該區域TIF格式的谷歌地形:
在Global Mapper中查看效果如下:
如果需要下載SRTM3,則需要根據目標區域對應的經緯度坐標,來進行判斷。
同理,如果我們還是需要下載剛才的目標區域地形:
可以看到,LSV內,左下角坐標顯示值為:
東經99.564473° 北緯29.915202°
將小數點后面的數字去掉,東經改成E,北緯改成N,得到:N29E99(注,有時為N29E099),該序列即SRTM3原始文件的文件編號。
注:若行政區划跨多個經緯度分塊,則每個經緯度分塊均需要獨立計算。
LSV內,點擊SRTM3,選擇百度網盤下載:
LSV會自動打開一個百度網盤分享頁面,並給出提取碼。
LSV分享的SRTM3是全球SRTM3數據,即全球90m分辨率SRTM3 V4.1版本數據。
其中全球數據按標准分副提供,國內數據按經緯度分塊提供。
進入國內數據,搜索剛才我們得到的N29E99:
找到后,下載下來,即得到左下角坐標為N29E99的1°*1°范圍的DEM數據:
加載到Global Mapper中查看效果:
注:若90m的DEM無法滿足實際應用需求,LSV內還提供更多高分辨率DEM可供選擇:
谷歌地形,國內區域源數據為SRTM3,是SRTM3的優化版本,約90m分辨率;
ETOPO,1.8KM分辨率的全球數據,優點是帶有海底地形;
SRTM3,90m分辨率的全球數據,常用的版本;
ASTER,30m分辨率的全國分省數據,最常用的數據版本;
ALOS,12m分辨率的全國分市數據,目前精度最適合的版本;
全國5米地形,5m分辨率的全國數據,面向工程行業定制應用的數據。
4、關於DEM的在線公開課
DEM生產原理及數據源詳解:點擊查看
二、DEM分辨率及比例尺
1、分辨率
DEM分辨率是DEM刻畫地形精確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決定其使用范圍的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DEM的分辨率是指DEM最小的單元格的長度。因為DEM是離散的數據,所以(X,Y)坐標其實都是一個一個的小方格,每個小方格上標識出其高程。這個小方格的長度就是DEM的分辨率。分辨率數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刻畫的地形程度就越精確,同時數據量也呈幾何級數增長。所以DEM的制作和選取的時候要依據需要,在精確度和數據量之間做出平衡選擇。
2、DEM分辨率的陷阱
在網上搜索各種地形下載的時候,往往會看到各種下載器號稱能夠下載谷歌10m的地形。這個是真的嗎?
我們來看一篇科普文章:點我查看
通過文章內的實驗,谷歌地形實際就是SRTM3,約90m。下載器下載的號稱10m的地形,實際是對SRTM3-90m的數據通過插值得來的。也就是下載結果DEM文件的文件格網分辨率采用的是10m,但是存儲的數據還是90m的數據。相當於把一張圖片數字放大很多倍,導致體積變大,出現馬賽克,數據質量並沒有提升。
因此,獲取DEM數據時,不要看文件分辨率,要看原始數據分辨率,只有原始數據分辨率才有實際價值,這也是LSV內所有DEM數據明確標明來源的原因。
3、比例
下表給出了不同比例尺圖對應的DEM分辨率大致量級。
比例尺 |
等高距 |
DEM分辨率 |
對應數據 |
|
大比例尺 |
1:500 |
0.5m |
亞米 |
航測或實測 |
1:1000 |
1m |
|||
1:2000 |
2m、2.5m |
|||
1:5000 |
5m |
|||
中比例尺 |
1:1W |
1m、2.5m、5m |
5m |
5mDEM |
1:5W |
5m、10m、20m |
10m |
ALOS-12m |
|
1:10W |
20m、50m |
10m |
||
小比例尺 |
1:20W |
20m、50m |
20m |
ASTER-30m |
1:50W |
50m、100m |
100m |
SRTM3-90m |
|
1:100W |
50m、100m |
100m |
三、DEM三維應用
DEM最直接的應用,就是當做三維地形直接進行查看。哪里可以簡單的查看三維地形效果呢?當然還是LSV了。
1、直接LSV加載查看
LSV默認調用的地形是谷歌地形,谷歌地形的原始數據,國內區域主要用的是SRTM3,90m分辨率左右。如果覺得谷歌地形不滿足需求的話,可以添加自己下載或者實測的DEM來提升LSV內三維地形的精度。
LSV支持很多種DEM文件格式:
把獲取到的DEM,直接拖拽到LSV里面,或者使用LSV的添加地形按鈕來添加地形。
拖拽到LSV后,關閉默認的谷歌地形,即可用地形文件替換谷歌地形,實現任意精度的三維顯示:
對比谷歌地形:
可以發現,30m地形比谷歌地形提升的效果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2、轉換lrp
直接拖拽加載可以解決加載少量地形直接查看的需求。但是如果一次加載一個省/全國的地形,或者直接加載分辨率達到米級/亞米級的地形的時候,DEM文件體積動輒上GB,直接拖拽加載的話就會非常卡頓,且占用大量內存。
對於文件體積過大、或者文件數量過多的地形文件,最好的加載查看方式是用LSV把地形文件轉換成Lrp文件。
轉換方法很簡單,使用LSV的工具》地形拼接:
添加數據后,勾選啟用無效過濾,點擊開始合並地形。
稍等片刻,所有加載的地形文件,就合並成單個Lrp格式的地形文件。
再把Lrp地形文件拖拽到LSV里面,即可輕松的瀏覽原來體積巨大,范圍巨大的地形,而且會非常流暢。
3、三維分析
加載地形到LSV后,即可做一些三維空間分析,諸如高程測量,剖面分析,方量計算等。
三角測量:
剖面分析:
方量計算:
4、Global Mapper三維查看
除了在LSV內可以查看三維效果,使用GM也可以查看三維效果。打開DEM后,點擊三維視圖按鈕即可查看加載的DEM對應的三維效果。
四、等高線生成
1、加載DEM到Global Mapper
2、裁剪DEM
在生成等高線之前,一般先需要對DEM進行裁剪,以提取目標區域的DEM。目標區域數據可以使用LSV進行繪制(同DEM獲取方法章節介紹),再保存為KML后拖拽到GM內,也可以直接在GM內繪制目標區域。
本例在GM中進行繪制。使用GM的繪制面工具,在地圖上進行繪制,繪制完畢后右鍵結束繪制。
目標區創建完畢后,用數字化工具選擇該面要素:
圖層控制中心,雙擊DEM圖層,裁剪》以當前選中多邊形裁剪:
即可獲得裁剪后的DEM:
3、生成等高線
菜單》分析》生成等高線(從高程地形數據):
配置等高線線距,本例以10m為線距:
稍等片刻,等高線生成完成:
放大查看:
4、樣式配置
GM生成等高線后,默認的樣式可能不夠美觀,如果想進行自由配色的話,可以在生成的等高線圖層屬性內進行設置。
當然,配色步驟並非必須步驟,如果不需要進行配色的話,也是可以跳過該步驟,直接進行下一步的。
方案一,按等高線曲線類型配色:
圖層控制中心,雙擊等高線圖層,打開圖層屬性。
線樣式》應用樣式基於屬性名稱/名稱值》Feature Type》初始化值
對每個曲線類型進行獨立的樣式設置:
三個曲線類型都編輯好后,應用圖層,即可看到配色后的等高線效果:
方案二,按海拔高度配色:
圖層控制中心》雙擊等高線圖層,打開圖層屬性。
線樣式》應用樣式基於屬性名稱/名稱值》ELEVATION》初始化值,設置初始樣式:
彈出的提示點擊是:
直接應用即可看到效果:
依舊可以對每條顏色控制線進行樣式設置,來調整等高線圖的顏色。
5、投影設置
等高線制作完成后,如果是工程應用,還需要進行投影轉換(我國規定,一般地形圖采用高斯投影)。
投影轉換的方法很簡單,本例把當前數據投影轉換到CGCS2000。
Global Mapper中,沒有國家2000基准,因此需要手工添加。如果是西安1980和北京1954的話,Global Mapper內是有橢球的,但是並不能直接用,因為投影參數問題,除非投影到標准80下,而不是地方80。
本例轉換到2000,因此添加2000基准:
由於GM內也沒有2000橢球,因此可以自己添加CGCS2000橢球,也可以用WGS84近似替代(誤差極小)。
這里添加橢球:
橢球參數從百度百科可以獲取到:
添加橢球完成后,點擊確定,再在配置基准點擊確定即可:
至此,我們有了國家2000橢球基准。接下來進行投影設置:
基准選擇剛才創建的中國2000,投影選擇Gauss Krueger(3 degree zones)(高斯3度分帶)。選擇后,GM一般會自動填寫帶號,一般填寫的帶號是正確的,檢查方法也比較簡單,對照帶號范圍是否包含了地圖主界面右下角坐標的經度值。
本例中,帶號包含區域是97.5-100.5,而GM坐標顯示數據坐標是100E,符合帶號包含區域。
配置完畢后,點擊配置對話框的確定按鈕,完成投影轉換:
投影轉換后,即可在右下角坐標欄看到國家2000高斯投影三度分帶對應的坐標值。
6、輸出dxf
等高線整體制作完畢后,可以進行輸出。GM支持幾乎所有常見矢量格式的導出。本例以輸出dxf為例。
菜單,文件》導出》導出矢量/激光雷格式:
選擇dxf格式:
勾選prj文件,直接導出:
注:prj文件是投影文件,有了投影文件后,dxf即可在各類GIS軟件中加載,如LSV、arcgis等軟件。
輸出后得到dxf格式的等高線以及prj投影文件:
用CAD即可直接打開查看,對應的坐標也是標准國家2000坐標系的坐標:
注:cad打開后,默認可能為空,原因是視口問題。直接輸入命令zoom,然后輸入a,回車即可。
同樣,由於該dxf文件帶有prj文件,因此可以直接拖拽該dxf到LSV內進行查看:
DEM數據資源下載鏈接:http://www.tuxingis.com/sto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