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規面試題:
1、請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之前有寫過自我介紹的博客,可跳轉查看:https://www.cnblogs.com/azibaby/p/14961461.html
2、簡單介紹上一個項目的你負責的業務流程
一般考查你的表達能力,看是否把這個業務流程描述清楚。
公式:項目名稱(什么行業)+什么端(pc端、app端、portal端)+上線多久+使用對象是誰+業務流描述
例如:
1、我目前負責的是車商城購物系統,主要測試的是app端+portal端,目前已經上線半年了,使用的對象是市場用戶。
2、其中的app的業務流程有:用戶注冊、預覽商品、查看商品詳情、加入購物車、用戶下單、查看訂單列表、查看訂單詳情等。
3、portal端出要業務流程有:商品分類、添加商品、修改商品、商品庫存、商品上架、商品下架等等。
3、你們公司的測試流程怎樣
可以大概說下項目組的組成人員結構,再描述測試流程
例如:我們項目組由產品、開發、測試組成,測試開發比是1:3,一般產品出需求、原型后,產品組織大家開需求評審會,需求確定后,測試寫測試計划,測試用例,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環境接口測試,系統測試,集成測試,uat回歸測試,產品驗收測試,產線冒煙測試。
4、Bug的生命周期
一般介紹下上家公司所使用的項目管理工具 ,講一下你們所在的項目組中,這個生命周期是如何配置的
例如:我們公司目前所用的項目管理工具是禪道,生命周期是:測試去發現BUG-->提交BUG-->指派BUG-->研發確認BUG-->研發去修復BUG-->回歸驗證BUG-->是否通過驗證-->關閉bug
*如果開發修復的bug未通過就從新指給開發
*如果開發將bug狀態修改為延期處理,將和開發、產品溝通延期到什么時候
*如果開發將bug狀態改為無效bug,測試將再次回歸該bug是否重現,或與產品、開發確認需求,直至bug解決
5、如何判斷是前端還是后端的bug
通常通過抓包工具,查看請求參數和響應結果,如果響應結果和前端展示的不一致,就是前端的bug,如果前端顯示錯誤了,接口響應結果也是錯的,那就是后端的bug
6、常見bug類型
6.1、頁面布局、UI顏色、文字bug
6.2、兼容性bug
6.3、業務邏輯bug
6.4、數據計算bug
6.5、性能bug、安全bug
7、測試用例包含哪些模塊
用例編號、所屬模塊、用例標題、前置條件、操作步驟、預期結果、實際結果、是否通過、測試日期、測試人
8、常用的測試方法
等價類、邊界值、錯誤推測法、因果圖法、判定表驅動分析方法、正交實驗設計方法、場景分析法
9、剛入職公司,給你一個界面如何開展測試
無論給什么讓你測,首先獲取完整的需求文檔,從界面、功能、業務、安全、性能、可用性等角度去設計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用例,以及回歸。
10、你覺得是bug,開發不覺得是bug(無效bug,你是怎么處理的)
首先確認需求,是否和開發理解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找產品一起確認;如果和開發理解的一致,就重新復現bug,告知開發復現結果,一起排查bug,直至bug關閉
11、如何保障測試質量
11.1、首先要保證流程的規范,無論是需求評審還是測試用例的評審
11.2、充分了解產品需求,熟悉用戶使用場景、充分完善測試用例
11.3、充分做好回歸測試,項目和時間的允許下完善自動化測試
12、如何造測試數據
12.1、inster into批量造數據
12.2、jmeter接口關聯,第一個接口數據傳輸到第二個接口
12.3、jmeter csv參數化配置
13、bug清單通常包含哪些內容
13.1、所測試的環境、測試賬號及密碼
13.2、如果是接口測試的清單就貼上接口請求的地址,如果是界面上的bug貼上界面的url地址
13.3、bug描述,bug復現的步驟
13.4、bug的截圖
二、接口面試題:
1、http與https的區別
2、get和post的區別
3、session與cookie的區別
4、接口測試流程
4.1、需求分析,獲取完整的接口文檔
4.2、根據接口文檔編寫測試用例(單接口用例,場景測試用例)
4.3、使用jmeter先進行單接口測試創建線程組,添加請求頭,添加http請求根據用例設計填寫參數,添加斷言,添加察看結果樹,添加聚合報告,關注察看結果樹中的響應數據和預期結果是否一致。其次再編寫場景的腳本用例,通常一個場景一個線程組。
三、數據庫常見面試題
1、創建表的語法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類型 約束,列2 類型 約束…)
2、插入數據的語法
insert into 表名…values…
3、修改數據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值 where 條件
4、truncate、delete和drop的區別
4.1、drop table刪除表的結構,truncate、delete刪除行;
4.2、 truncate只能對table,delete可以是table和view;
4.3、truncate table刪除表中所有的行,效率快不可回滾;delete可以加上where條件。
4.4、drop > truncate > delete
5、一般用數據庫做哪些操作
5.1、數據落庫、數據修改時,進行數據查詢和對比
5.2、inster into批量造數據
1、常用的命令
一般會讓舉幾個自己經常用到的Linux命令和用法,下面這個鏈接里的可以參考下
http://blog.csdn.net/xiaoguaihai/article/details/8705992
目前我們工作中常用到的有以下幾個命令,部分命令后面會跟些參數,也需要了解下
顯示日期的指令: date
改變文件的權限:chmod
變換目錄:cd
顯示當前所在目錄:pwd
建立新目錄:mkdir
檔案與目錄的顯示:ls
復制檔案或目錄:cp
移除檔案或目錄:rm
移動檔案與目錄,或更名:mv
由第一行開始顯示檔案內容:cat
從最后一行開始顯示:tac(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寫)
一頁一頁的顯示檔案內容:more
只看頭幾行:head
只看尾幾行:tail
尋找特定檔案:find
壓縮文件和讀取壓縮文件:gzip,zcat
壓縮文件和讀取壓縮文件:bzip2,bzcat
壓縮文件和讀取壓縮文件:tar
2、grep和find的區別
grep是根據文件的內容進行查找,會對文件的每一行按照給定的模式進行匹配查找。
find是根據文件的屬性進行查找,如文件名,文件大小,所有者,所屬組,是否為空,訪問時間,修改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