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完了2021年度第二次DAMA CDGA 考試,今天上午把考試題目好好總結了一下,回憶部分題目,也照着DMBOK2回顧了一下答案,把我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考試總體感覺
1. 考試內容很細。
題目覆蓋面非常廣,每個章節都有固定百分比的題目(治理、架構、元數據、質量等每個章節占比大約10%),多數題目/考點都是DMBOK2上的原話,可能是標題,也可能是標題/子標題后面的文字描述,比如解釋、案例等。在數據治理廣泛內容的加持下,記住“原話”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很多有多年數據治理經驗的考生也只是對於其中部分領域熟悉(DAMA 11個知識領域),其他的領域的知識只能理解/硬記。
2. 題目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2.1 考題有錯別字。具體哪個題目不記得了,但錯別字確實存在。
2.2 有的題目有歧義。有的題目讀起來非常拗口或者感覺不專業。究其原因,有兩種: 1) 確實是題目質量有問題,也沒有嚴格把關,我懷疑題目出完之后DAMA中國的講師和協會專職成員並沒有做過;2) 對於DMBOK2的細節內容不熟練,因為DMBOK2(中文版)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有些內容沒有/無法翻譯得非常貼合中國的語境,而題目是根據DMBOK2(中文版)來出的,如果在此基礎上考生並沒有熟練閱讀中文版,則會感覺考題不好理解。
二、應考的建議
1. 了解背景。
1.1 協會非營利。DAMA中國座落在上海,屬於非營利協會。一些考試費用等也只能維持協會的日常運營。
1.2 協會專家無報酬。比如說出考試題目的專家、翻譯書籍的專家、編寫DAMA行業叢書的專家等都是無報酬勞動(會簽署協議的),因此專家門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很難像專職的學校老師一樣有保障。
1.3 DAMA中國還在發展。DAMA中國目前快速發展,協會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也在壯大,現在他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隨着時間的發展,各方面(包括考試題目的准備)都會越來越好。
2. 端正態度。
2.1 為什么來考DAMA中國認證?數據治理的協會和框架很多,DAMA是其中理論框架完善、社區活躍、協會推廣力度大的一家,目前在中國的發展很迅猛,接受程度也很高(有的招聘崗位已經表明“有DAMA認證優先”)。對我個人來講,我有一些數據開發和治理的經驗,但是集中在部分領域,也更偏實戰,通過認證考試可以反過來促進我學習DAMA理論框架。對於理論框架的接觸和理解,是對我很有幫助的。
2.2 抓主要矛盾。我是來學習和考試的,不是來“找茬”的。書籍有問題,澄清了就好;題目有問題,理解了就好。有問題的內容僅僅是很小的部分,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框架性內容。
3. 理解語境關系圖。
通過語境關系圖串聯每個章節的骨架,確保我們能理解這個章節的重點。當然,並不是每個章節都同等重要,這個還是得加以區分的(比如 內容管理、大數據和數據科學等幾個章節相對不那么重要)。
4. 認真看DMBOK2。
關注DMBOK2的細節,不光要靠標題,更要看后面的解釋和案例。比如有個數據管理成熟度的考題題干描述了一個數據管理成熟度的細節狀態,問這個應該是哪個等級。
三、補充部分內容
1. CDGA考試題目共100道[單選題],每個提1分,滿60分及格。
2. 各個章節分值分布(大概情況,且會變化,不過從中可以看出重點章節):
章節名稱 | 題目數量 |
第一章 數據管理知識體系 | 4 |
第二章 數據倫理 | 2 |
第三章 數據治理 | 10 |
第四章 數據架構 | 10 |
第五章 數據建模與設計 | 10 |
第六章 數據存儲與操作 | 2 |
第七章 數據安全 | 8 |
第八章 數據集成和互操作 | 2 |
第九章 文件和內容管理 | 2 |
第十章 主數據和參考數據 | 4 |
第十一章 數據倉庫與商業職能 | 10 |
第十二章 元數據管理 | 10 |
第十三章 數據質量管理 | 10 |
第十四章 大數據和數據科學 | 4 |
第十五章 數據管理成熟度評估 | 6 |
第十六章 數據管理組織與職責 | 4 |
第十七章 數據管理與組織變革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