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班級的鏈接>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作業要求的鏈接>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對課程和技術的回顧 |
其他參考文獻 | 安卓開發者工具 Unity手冊 |
目錄:
1. 課程回顧與總結
寒假作業二鏈接
看《構建之法》提出的問題的新看法
Question One:團隊中的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在一個團隊中如何安排才能使每個人在團隊中發揮出最大作用?
對進入團隊的人員能力進行把握,並且有一個領導者對團隊的方案分配進行划分,聽取各方的優劣,對不同的人員進行不同的分配任務。團隊在開發前確定代碼規范,團隊leader要根據團隊中每個人的能力分配任務,並不斷跟進。
Question Two:在項目合作中總是會出現個別人躺贏的情況,不管是團隊項目還是結對編程,特別是作業項目,如何處理好這個情況?
對於這樣的情況降低貢獻率,對於貢獻度高的同學提高貢獻率,並且進行一定的人員調配,同時可以結合同學們就職的情況,對同學提出該方面的要求,各盡所長。
Question Three:代碼重構和重寫的區別是什么?
重構代碼通俗上指的是重新設計代碼結構,但是不改變功能點,而重寫需要對代碼進行重寫,對於重構方面的實踐還需要繼續閱讀《重構:代碼整潔之道》學習。
Question Four:關於Bug,有些時候bug存在致命性,但我們又無法修復他,只能推倒重做,如何在開發過程中避免這種情況?
規范需求。對可能出現的客戶體驗類的開發效果事前做出明確的說明。透徹理解需求+全面集成測試。開發人員開發流程控制,單元測試。在開發過程中理清邏輯思維,封裝模塊,避免相互混亂。
Question Five:關於PM,在小型開發中是否需要PM?
小型項目可以沒有PM,但是一定得有一個明確的文檔,代碼規范應該形成,有明白的說明文檔。並且對於如何在生活中學習PM技能,主要需要在項目制作流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對於整理相關的文檔,對於流程分配有一定的理解。
解答過程
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和組員合作,發現了上述問題,思考並采用了回答的辦法,或多或少地解決了問題,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問題分析
對於問題二自身理解尚為淺薄,軟工實踐並沒有已經留下來的項目能讓我們進行實踐和參考,從開始打造一個項目和公司的培養流程恰恰相反,個人覺得軟工實踐的這種方式的效率不高,進步較慢。
新問題提出
- 對於相關技術的學習內容方面可以有許多,但是個人的經歷有限,沒法同時完成許多內容,應該如何選擇繼續前進的方向?
各階段收獲
- 需求 鍛煉了自身對項目總覽的能力,對於計划和分配有了更深的理解。
- 設計 對項目的基礎內容進行設計,與同學相互溝通,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提出見解的能力。
- 實現 提高了具體技術的實踐,對於如何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對於如何學習一項技術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 測試 有了測試才不會在運行時候漏洞百出,不能簡單地使用調試,需要使用真機進行調試。才能發現一些在調試時發現不了的問題。
- 發布 對照設計文檔進行功能對比,進行內測,收集用戶的反饋。
心得體會
不斷閱讀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並且在工作中運用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實踐,強化自身的能力。同時應該協調好組內關系,合理分配成員的任務,發掘每位成員的長處。
2. 個人技術總結
技術概述
對於U3D發布到安卓端需要進行一定的配置,由於本項目是安卓端項目,使用需要發布到安卓手機,而U3D現在不支持內部導出需要進行gradle配置,並且國內的原因配置更加不易,並且需要結合安卓進行開發,理解相應的配置文件
技術詳述
由於這方面是配置方面的技術,網上的說法不均一,自己通過閱讀官方文檔,大量搜索各項資料,並閱讀基本代碼熟悉相關安卓開發的軟件環境,對U3D環境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后才配置成功,並且由於需要真機調試,所以必須對手機和電腦進行一定的設置才能正常運行。
代碼圖:
流程圖
項目開發遇到的坑及解決方案
坑:導出時報gradle的錯誤
在C:\Users\******\.gradle
找到gradle.properties
文件
gradle.properties修改讓系統使用本地代理(我本地開了代理,否則無法訪問下載文件,或者使用鏡像修改)
systemProp.https.nonProxyHosts=localhost
systemProp.http.proxyHost=127.0.0.1
systemProp.http.nonProxyHosts=localhost
systemProp.http.proxyPort=1080
技術鏈接
概述:U3D發布到安卓平台需要進行的一些基礎的適配操作
總結
實踐和理論並行,學習的同時應該多加練習,這樣才能夠不斷強化自己,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看書籍,不斷強化自身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