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層架構: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表現層
☀三層架構中的更改情況:
業務層-----一般不變的,主要是一些算法邏輯,用了策略模式,用了反射技術使得它的變化相對穩定。(規則制定)
~業務(Business)或叫商務
持久層-----存儲數據的,存儲數據可能會由xml配置文件更改為數據庫.
視圖層------顯示界面的,顯示界面可能有c/s 更改為 b/s.
一、 持久層(Data Access Layer DAL 數據訪問層)采用DAO模式。
建立實體類和數據庫表映射(ORM映射)。也就是哪個類對應哪個表,哪個屬性對應哪個列。持久層的目的就是,完成對象數據和關系數據的轉換。
二、業務層(Business Logic Layer BLL 邏輯層、service層)采用
事務腳本模式。
將一個業務中所有的操作封裝成一個方法,同時保證方法中所有的數據庫更新操作,即保證同時成功或同時失敗。避免部分成功部分失敗引起的數據混亂操作。
三、表現層(UI層、視圖層、界面層)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er)模式,采用JSP/Servlet 技術進行頁面效果顯示。
M稱為模型,也就是實體類。用於數據的封裝和數據的傳輸。
V為視圖,也就是GUI組件,用於數據的展示。
C為控制,也就是事件,用於流程的控制。
☀框架:
☼SSH框架
業務層——Spring
表現層——Struts
持久層——Hibernate
☼SSM框架
業務層——Spring
表現層——SpringMVC
持久層——MyBatis
參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m0_38021128/article/details/69372109
《理解java三層架構:持久層、業務層、表現層》
三層架構,分層開發 - 離散音符 - 博客園 (cnblogs.com)